龚琳娜春节话乡愁它催人泪下却是温暖的

刘军连讲白癜风 http://ask.bdfyy999.com/
新月升起,风摇动漫山芒花,在象征思念意境的舞台上,龚琳娜首唱潮语新歌《回》,忍不住潸然泪下。在这个象征“团聚”的新春佳节里,她用娓娓动听的歌声唱出全球华人共同的期盼——回家。身在他乡为异客,在国外居住多年的龚琳娜饱尝过“思乡”的情绪。“身在国外你会越来越清晰地感受到文化的差异,真真切切地认识到自己国家的文化之美,也就随之更加珍惜和热爱中华文化。”龚琳娜温柔而坚定地说道,似一个流浪多年的游子背着包归来,终于找回了在母亲怀抱中的安定和从容。一、“华侨的不易,我曾亲眼看见”上个月,由龚琳娜演唱,前环球音乐(中国)国际市场副总裁沈丹扬作词,玩具船长乐队主唱李奕瀚作曲,马来西亚华侨、音乐制作人陈军伍制作的歌曲《回》正式上线。说起《回》的“诞生”,龚琳娜认为这是一种奇特的缘分。“我初听沈丹扬老师发来的录音小样,如获至宝。我从未想过潮语歌还能这么好听。”龚琳娜透露,《回》是在沈丹扬老师发来的多首潮语歌中最打动她的,“华侨的不易,我亲眼看见并真切感受过”。龚琳娜回忆起自己刚毕业时到欧洲为华侨演出的经历。“春节的时候我们为华侨演出,时间都在深夜12点到凌晨2点钟,因为华侨们开的饭馆、小卖部、商场等都要10点多才能打烊。”龚琳娜表示,许多时候我们只看到华侨过番后给家乡亲人寄来了很多钱和新奇的玩意儿,却没有看到他们在海外打拼的苦。“三江出海一纸回”,正如《回》的歌词所描述,海外华侨对家乡和故土的思念和眷恋之情,只能在一纸侨批中三言两语带过,而他们内心充满热切盼归和与家人团圆的愿望实在无法说尽。侨批不仅是潮侨漂洋过海寄回的家书和艰苦奋斗、反哺家乡的见证,更是一个特定时代缔结的历史产物和属于潮汕人特有的厚重的家国情怀。歌曲《回》的创作便是表达了反哺之恩的情感以“唤醒”尘封的潮侨记忆,在新时代里重温华侨精神。“《回》的立意很宽,不仅是对侨胞回乡的呼唤,也是对每个中国人骨子里‘思乡’情绪的刻画。”龚琳娜说,身在异乡的中国人都会在每个月圆之日或节日里泛起对家乡的思念。在全球华人欢度新春的节日里,《回》不同于热闹的新春祝福曲,它是略带伤感的,总体来说却是温暖的。在这首以华侨视角倾诉思乡盼归心情的歌曲中,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过分书面的语言。更像一个身在他乡的游子,在看到秋风起、满月时、花落尽等意境后热烈又无奈的“盼归”思绪。“囥在心头”等潮语口语化的表达,让歌曲更加贴近民众、贴近生活。被问到《回》中最爱的一句歌词,龚琳娜笑着说,每个人经历不同,被打动的点就不同。在国外居住过多年的她数度在“故家”一词落泪,故乡是她的根系之所在,“一天不回家,思念就不会终止。”这是龚琳娜决定返回故乡生活的情感推力。二、“‘根’不会丢,有时候要绕一圈才知道它有多重要”这些年,龚琳娜背着包在中国大地上采风,从当地的方言、民俗到当地人的生活习惯,龚琳娜以“唱游中国”为概念做录音室专辑,用采风的所获制作了一首首代表性的地方歌谣,并坚持用当地的方言演唱,同时结合当代的音乐形式,收集一块块“音乐拼图”,拼出中国大地最本真的模样。十多年来,她把音乐的根扎进生活、扎进土地,向民间艺人请教、收集、记录、整理了丰富的唱腔和声音。她说,中国音乐的灵魂是腔和韵,而一首歌的语言会影响歌曲的音色和旋律,影响唱歌的腔调,更决定了音乐的风格。从云贵到陕甘、从川渝到闽南、从沿海到中原,在不断的采风中,龚琳娜触碰和感知到了民乐强大的生命力。为了呈现民乐的“真”和“美”,龚琳娜要耗费更多的时间练习方言。说起潮汕方言,龚琳娜直呼“真的很难学”。“龚琳娜老师对于方言音乐非常重视、欣赏和珍惜,她认为方言饱含地方的韵味,其本身是‘雅’的,用地方方言带出地方音乐的特色,这个形式是她最喜欢的。”作为潮汕人,沈丹扬对于龚琳娜要用潮语演唱是既兴奋又忐忑,因为潮语实在不好学。龚琳娜坦言,整首歌从筹备策划到发行,起码花了足足一年的时间。“光是纠正潮汕话的发音也花了小半年,直到登台前老师们还在帮我纠正发音。”靠着天赋和扎实的声乐功底,和词谱上密密麻麻标注着的“音标”,龚琳娜将潮语的美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谈起潮汕话的特点,龚琳娜认为,它的难点和特点是一致的,便是在发音上要“软硬兼具”。龚琳娜表示,潮汕方言有一股“韧劲”,它既不像江南的方言那般柔情似水,又不能像北方方言一样豪放,更要区别于闽南语和粤语的直接发音。“潮汕话是既收又放、介于有劲和柔和之间的,把握好这个度具有很大的挑战性。”龚琳娜对潮汕的认识始于一把潮州筝,即钢丝弦筝,其演奏效果音色明亮、余韵悠长深深吸引了她。由潮州筝演奏的《画眉跳架》是潮州音乐传统优秀曲目之一,被广泛用于潮汕民俗之中。在《回》的制作中,他们也在歌曲的前奏、间奏等地方加入了《画眉跳架》的选段。陈军伍介绍,以经典潮剧《画眉跳架》的旋律意味着嬷嬷思乡的各种回忆,贯穿全曲暗示家乡永恒的记忆。有网友表示,“这首歌一响,年味就浓了,提醒游子该回家过年了。”“人们在接受新的事物的时候会暂时忘记自己的‘根’,但是其实‘根’并没有丢,你可能要绕一圈,才会知道‘根’对你的自信心是多么重要。”说到做方言歌,龚琳娜执着且充满信心,她坚持在中华文化的根上创新形式,去寻找中国音乐的美。末了,她笑着说,“我今年过年回家要一直说家乡话,如今觉得家乡话真的很亲切呀!”南方+记者陈斐仪点击图片,一键报料↓↓↓陈斐仪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83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