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莎侠一个女人写两个男人的戏潮剧还官记

白癜风哪里治的好 http://m.39.net/pf/a_4766939.html

潮剧《还官记》是被称为“莎翁”的范莎侠老师与李发启合作的作品,发表于《剧本》月刊年第1期。后由广东省揭阳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揭阳市潮剧团首演。

年获第十届广东省艺术节剧目一等奖、编剧一等奖,李廷波作曲获二等奖,舞美设计二等奖,扮演鲁亮才一角的林柔佳也获表演二等奖。

年列为广东省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巡演剧目。

年获第九届中国艺术节文华秀剧目奖。

剧本到舞台演出,人物场景因地作了调整,比如从河南变为广南,从中牟县变为吉阳县(谐音揭阳),黄河变为榕江,让观众一下子就觉得是发生在身边的历史,容易入戏。

《还官记》是两个“不入流”人物合谱的一曲正气歌。

吉阳县令李宽还不知道自己已被罢官,接任他的正是现在他正在招待的人,只差对方掏出那一张免官令了。

一反常态,李宽这次招待鲁亮才的,不是他的招牌菜——一盘清水豆腐。

鲁亮才奇怪了,问:“你这个豆腐县令,不是用豆腐来吓退无事上门来的官差的么?”

“鲁兄,你不同。”

“不同?”

“我爱你的文才。你不是那些揩油客。”

“文才?”

“是啊。今年又大旱,你的一纸公文指导文件,与我见解不谋而合,便引为知己了。”

两人遂浮一大白。

不知是酒喝多了,还是李宽一贯如此,鲁亮才问什么,李宽总是有一答一。

不,有一个例外。

当聊到李宽家室都回乡下养鹅去了,李宽说:“我持家养家愧疚多。”

鲁亮才问:“你的俸银也不少。谈什么愧疚?”

李宽尴尬着搪塞了过去。

其实鲁亮才早已得知真相是,李宽把他的俸银都拿去补贴抗旱了,身先为范,还害得差役都抱怨说真是清水衙门无油水可捞了。

但凡有小私心,就没有大坦荡。所以,李宽又说:“说我不孝我却是大孝,说我有愧疚却也没愧疚。”

这样就引出了整个剧中没有出现的人物——李宽之妻,她虽然总是骂他不顾家,其实也是心疼他。这不,还专门跑到乡下去服侍多病的公婆,一起养鹅。

鲁亮才没有点破,继续喝酒套李宽的话。

李宽为的是他一县百姓的民情欢顺、旱涝保收,用豆腐招待官差,这不是在官场上的断送自己的上升通道吗?鲁亮才也正有此问。

鲁亮才问:“那你图什么?你亏不亏呢?”

李宽一句话就回答了这两个问题,他说:“我图的是,不、亏、心!”

“不亏心”三个字,就是李宽的为人宗旨,不随波逐流是他的真风流。

在李宽的人生信条里,做人坦坦荡荡,最舒服。

所以,鲁亮才问你做官这么多年,有得罪人吗?李宽同样是一记响亮的回答:没有!

但是他也“但是”了一下,他说:当官为民作主,得罪人难免,只是人家记仇了,我却不知。

有这种心理准备,那么即使他被忽然而降的一纸免职令除职,大概也不会有所怨言,所谓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他首先会在自己身上找问题,或者还可以借此“卸官归林下,青山绿水伴悠悠”。

可惜啊,李宽遇到的是鲁亮才,惺惺相惜,没有让他贬官早日回家和父母妻儿养鹅唱曲项向天歌。

其实,本剧的主要人物是鲁亮才,是一个不得志的小书吏,好不容易上官赏识来顶替受诬告的李宽的县令一职,原本以为从此可光宗耀祖,无须让妻子瞒着他去典当嫁妆维持体面生活。

此时的鲁亮才将何去何从呢?他也有他的壮志啊,他多么希望为家国手中有权可施为啊。鲁亮才能不能放下唾手将得之权呢?会有什么让他转变主意呢?

我想从下面这个角度谈这个问题。

我们知道文人相轻,那官人可能相轻也不少。文人为虚名相轻,官人为实利相贬,你说哪一个更重呢?我说,当你是文人时,你就选择文人相轻,当你是为官之人时,你就会得势不饶人,踩着别人尸体上。

不过,在这出剧中,我却看到了文人相重和官人相重的合体,为什么呢?李宽和鲁亮才,都是文人出身,现在又是官场之人,最后的结局是,鲁亮才这个到手的县令不当了,反而还要去为李宽讨回公道。这双层相重就结合在一起了。

那么为什么会成为这么理想的结局呢?可以用马斯洛需求理论来解释。

如果说人生的自我实现是最高层次的需求的话,鲁亮才究竟实现了什么呢?看起来他并没有,他甚至都没能让妻子扬眉吐气呢。但是,鲁亮才的一段唱词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逻辑。他唱道:

他刚直不阿壁立千仞,他心境无尘月照万川。鲁亮才若是把官做,样榜楷模是李宽!

重点在最后一句:样榜楷模是李宽!

鲁亮才的逻辑是:如果我去做官,我要做的也是李宽做的事。那么,现在一个李宽就在眼前了,我何必取而代之呢?

是呀,自己来做这个官还未必有他好呢。

这里面隐含着一个假设,不错,人类命运共同体!

我们把整个社会当成一个整体,如果在某一个位置上,有一个人在那里,就能发挥出最佳的效应,那么,那个位置上的人何必非要是我不可呢?

这时候鲁亮才眼里的李宽其实也是他鲁亮才本人了,或者说李宽在做着鲁亮才也会做的事,他们是互为自己的,没有“你的”和“我的”分别,你做这个官也就是我做这个官,你的自我实现就是我的自我实现。

这是一种能见得别人的好(比自己好)的和谐社会。杨敬之就写过一首有这种风度的诗:

赠项斯几度见诗诗总好,及观标格过于诗。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

你喜欢吗?这时需有一曲《笑傲江湖》的合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1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