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辩中国剧团在东南亚作为跨地域历

“答辩”是一个围绕历史类新书展开对话的系列,每期邀请青年学人为中英文学界新出的历史研究著作撰写评论,并由原作者进行回应,旨在推动历史研究成果的交流与传播。

本期邀请本期邀请新加坡国立大学历史系博士、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在站博士后张倍瑜与四位年轻学人一同讨论其新著《中国剧团在东南亚:离散地的巡回表演,-年代》(ChineseTheatreTroupesinSoutheastAsia:TouringDiaspora,s-s)。本文为评论文章。

)在关于中国与东南亚历史联系的讨论中,海洋贸易、人口迁移、宗教信仰常是绕不开的关键词。但是,与上述移民、信仰、商业伴随始终的地方戏曲,却常常被划入戏剧学者的领域,而鲜少为历史学者重视。开拓此一领域的新著《中国剧团在东南亚:离散地的巡回表演,-年代》,以张倍瑜博士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学位论文为基础,经过作者在澳门大学博士后工作站的扩写,最终成书。该书以戏剧为题,所讲述的历史却大大超出了戏剧史所涵盖的范围。与其说是戏剧史,说该书是一部以戏剧为线索的跨国史、离散史研究或更确切一些。《中国剧团在东南亚》一书依据讨论的时间分为两部分,大致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分界点。构成第一部分的前四章,分别就移民网络的形成和其中的流动性的相关议题展开探讨。内容涵盖了早期移民社区中戏剧空间的形成、潮剧团的跨国演出、上海中国歌舞团的南洋巡演和武汉合唱团在马来亚的筹款演出。第二部分的三章则前后相续,对冷战之下潮剧团、潮剧电影在香港和东南亚的传播和适应策略进行分析,并考察香港演出团体在新、马政治进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第一章从早期依附于神庙的戏台和戏棚出发,追索自庙宇剧场、戏园到近代剧院和游乐场的发展历程。远自马六甲青云亭的设立始,庙宇便成为移民社区进行自治的重要场域。用于娱神、酬神的戏剧,也在社区中心的庙宇进行展演,在服务于精神信仰的同时,也以神明之名满足早期华人移民的娱乐需求。随着华侨社区的壮大,与华人财力的积累同步,上述需求也在不断增长。早期简陋的戏棚,得以在庙宇的兴修过程中演化为固定的戏台,成为东南亚华人移民社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神庙以外,另一个得以观赏戏剧的传统空间是戏园。自19世纪末,服务于不同方言戏曲的中国戏园在海峡殖民地纷纷涌现。他们作为娱乐业的一部分,起初与妓院和赌馆比邻,因不洁的名声而成为殖民当局后期整治的对象。在丽春园等传统戏园接受新式改造后,一批以“舞台”“戏院”为名的新式剧院开始登场,但仍为管治者眼中缺乏秩序的空间。待到20世纪20年代,以邵氏为代表的娱乐业巨头开始在南洋各埠引进已兴盛于沪港两地的新式戏剧空间——游乐场。游乐场的跨国运营既依托于已有的商业网络,同时也强化了这一网络内的流动性。作者用以例举的邵氏便通过集团内的资源共享,逐步打造出一个涵盖了电影制作在内的娱乐帝国。通过对戏剧空间载体演进过程的研究,该章阐述了海峡殖民地的剧场地景如何随着殖民政策、移民建设的脚步而改变,成为后续各章中容纳剧团展演的重要空间。

接续首章对硬件设施的探讨,作者在第二章开始切入剧团这一“软件”,开启了对本书中心议题的论述。如作者在导言中所说,对潮剧和潮汕移民群体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3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