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辩中国剧团在东南亚20世纪潮剧

白癜风诊疗体系 http://m.360xh.com/xinwen/3260/54478.html

“答辩”是一个围绕历史类新书展开对话的系列,每期邀请青年学人为中英文学界新出的历史研究著作撰写评论,并由原作者进行回应,旨在推动历史研究成果的交流与传播。

本期邀请新加坡国立大学历史系博士、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在站博士后张倍瑜与四位年轻学人一同讨论其新著《中国剧团在东南亚:离散地的巡回表演,—年代》(ChineseTheatreTroupesinSoutheastAsia:TouringDiaspora,s-s)。本文为评论文章。

本书以新文化史的视角,考察近代以来南洋华人小区的一系列观剧活动,通过分析组织者、表演者和观众在仪式中的互动,看各方如何建立或重塑对身份的认知,戏剧活动本身又受到何种影响。在这一主题下,因考察闽、客、粤人活动的研究较多,论述潮汕地区移民的则阙如,因此主要讨论20世纪潮州-曼谷-南洋移民走廊(“corridor”)潮人小区的观演活动,所观演的也大致以潮州方言剧(包括潮剧和潮语电影)为限。此外,因上海是民国戏剧(舞台)改良的中心,香港是战后中国(潮语)电影的中心,书中有较多篇幅涉及这两个口岸/殖民地与南洋的互动,并注意与前述对其他族群移民研究的比较和讨论。不久前,在一场二十世纪中国戏剧史的圆桌论坛上,以傅谨先生为代表的与会者纷纷呼吁近代戏剧史研究尽快从“以文本为中心”转到“以演剧为中心”,本书无疑已显示出这种趋势,且有甚者,此书使我们反而看到,20世纪潮剧如何从原本流动的走码头,停驻进城市剧场,修订成凝固的书面和荧幕艺术,即本文标题所谓“20世纪潮剧的商业化和艺术化”进程。

本书主要的理论框架是孔飞力(PhilipA.Kuhn)的“走廊(corridor)”、“分香(fenxiang)”与陈佩珊(ShellyChan)的“离散时刻(diasporamoments)”。“走廊”是孔飞力对近代中国人口流动特征的描述,认为给定的群体一般只沿特定的路线流动,该路线受到地理、技术、组织等因素的影响。人口外移时,会从本地庙宇中请走神明的分身至移居地再享香火,称作“分香”,孔飞力注意到,近代南洋走廊上一些重要地区的神明分身可二次分香,使人们不必再回祖地请神,显示出该神庙对塑造本地的日常生活、政治结构和观念的重要性,可能已超过祖地。陈佩珊所列举近代以来的“离散时刻”,则是指海外华人的活动反而引起国内强烈响应的现象。

本书分为两部分,分别叙述潮剧下南洋的两条走廊,即20世纪初至年代的潮州-曼谷-南洋走廊,以及年代以后通过香港所建立的内地-南洋走廊。第一部分第一章考察20世纪以来潮州剧团的商业化,即前述的其如何从原本流动的走码头,停驻进南洋各城市的剧场与游戏场。第二章注意到曼谷商人在潮剧的南洋巡演中所居的重要地位,我称之为“潮剧分香”模型(详后)。第三章以黎锦晖及其明月歌舞团的南洋巡演经历(年5月-年2月)为中心,分析当时南洋上流与学生群体对国语运动等大陆主流文化的态度。第四章则考察抗日战争期间,来自国内的武汉合唱团(-)与马来本地的募捐巡演,如何利用戏剧引起华侨的同情、民族身份的自觉,乃至发动其回乡参战。第二部分第五章所述已在建国以后,潮剧经历了我称之为“艺术化”的历程,香港及其电影产业亦成为重要的主义宣传和文化输出工具,内地-南洋间的交流经由香港得到部分重建。第六章则详细记叙了年代香港电影产业、尤其是左翼电影在南洋的网络。第七章中,作者比较了新加坡与马来西亚在冷战期间的不同对华政策,这些政策均直接影响到当地华族的自我认同以及华族文化在本地的遭遇。

白话现代主义(vernacularmodernism):游戏场中的潮剧表演

电影史学者MiriamHansen注意到,近代以来,文化产业的商业化、甚至工业化,深刻地改变了城市居民的文化消费方式,他们不必接受西方文化的内容,即已感受到与过去生活方式的断裂,这种现象被称作白话现代主义(vernacularmodernism),近年来正逐渐被近代中国史研究者引入对中国现代性(Chinesemodernity)的研究,如张真()对上海电影业、林郁沁()对上海化妆品业的考察。本书第一章所述潮剧从原本的神庙、街头的草台,进入城市剧场中驻演,也可用白话现代主义来理解:这一时期的潮剧,其演出剧目、表演形式并没有多少改变,更没有得到如年代以后那种的“艺术化”(详后),然而,从前只能在酬神、节庆场合观看的表演,随着游戏场等商业演出和娱乐机构的兴起,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日日便可以看到,深刻地改变了人们欣赏、消费潮剧的方式。

其中的关键当然就是游戏场(amusementpark),例如书中介绍的新加坡新世界(NewWorld,-)和大世界(GreatWorld,-),里面除饮食、购物外,更有许多舞台表演,包括专门的潮剧舞台。如作者所称,这些南洋游戏场所模仿的是年代在上海所兴起的一系列游戏场、包括同名的新世界()和大世界(),其建筑形式虽然模仿西方的剧场,其经营方式却根植于传统的茶园/戏园(playhouse),是一个十分典型的白话现代主义的例子。

潘醒农编纂,《新嘉坡游览指南》,新加坡:南岛出版社,年

黄善来,上海大世界,上海画片出版社,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1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