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灯晋京,是潮剧人这次做对了什么吗

北京皮肤病的最好医院 http://pf.39.net/bdfyy/qsnbdf/150717/4658077.html

出国易,晋京难,这是潮剧的独特现象,其他剧种所无。

潮剧《观灯》,昨晚元宵夜登上央视舞台了。

整个视频下来不足二分半,却看得潮汕人热血沸腾。昨晚整个朋友圈都是它,我截了其中一段10秒林初发的视频,评曰“雅陈三”。林初发在剧中扮陈三,一会,万年装死的朋友活了,评论我的朋友圈说:“发哥过雅”。不错,人逢喜事精神爽,这时,林初发张怡凰都是流光溢彩。真是元宵好花灯,灯下好人物,多承多感。

《观灯》选自《荔镜记》第一场。前几年,特地跑去汕头慧如剧院看了这一出潮剧,因为是小梅花剧团出演。只是——时间太匆促,到了的时候,已在门外听到:

“挨啊挨,元宵花灯人争看。”“好啊,雅啊。”

知道已经开演,人们已经在元宵夜赏灯了。我怕陈三已撞着五娘,错过了,就不能见着他们四目交接流波的际会。还好还好,粉嫩的吴银霞(饰陈三)才款款走来,而被《潮剧史》称为史上最年轻的五娘(陈芝敏)才过了开元寺。

正是有这一段紧张的奔赶时刻,我对《观灯》的“挨啊挨”“好啊,雅啊”的欢呼声感觉格外亲切。恭喜它登上央视。

潮汕人为着这一高光时刻兴奋不已。我看到一些幕后花絮,有些眼眶红红。演员们自然台下十年功了,但在登台前还那么试探演绎打磨,可以说有一阵心酸么?

元宵节潮汕各地都有文艺表演,也都有潮剧节目,其中也有跟《观灯》一样,选自《荔镜记》的折子戏《益春藏书》。有戏友说元宵节表演《观灯》更应景。

“应景”是句大实话,正是这一朴素的道理,潮剧《观灯》才应景地登上央视“大雅之堂”。这么说,不是否定潮剧的什么,而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这里的“上”不要局限地理解为上面,更不要理解为什么皇上,而可以看作是一种趋势,潮剧如果顺着某一种趋势添加一些“应景”的元素,那她在更大的舞台上露面的机会自然会更多。

《观灯》的登上央视舞台,不是刻意追求的结果。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那么,越是地方的就越是国家的。潮剧年的历史,已经自觉地融入了地方特色,场景中经常出现了潮汕地区的景物。《观灯》这一全幕里,就说了许多具体的潮州地名(安定门、名贤境……)。在《苏六娘》的“杨子良讨亲”一折中,韩江韩山韩祠这些耳熟能详的地名,也让观众觉得这讲的是我身边的故事。在潮州团的《益春》中更是巧妙地将潮州八景串入唱词中,唱词如下:

鸟儿恋山鱼恋水,为人岂能无爱憎?任凭官府糊涂强匹配,儿誓死不进林家门庭。爹爹你纵似“韩祠橡木”亲圣教,也须念儿效那“金山古松”志坚贞。儿爱陈三“龙湫宝塔”冲霄志,不慕林大“西湖渔筏”荡平生。任凭那“湘桥春涨”浪涛恶,“鳄渡秋风”欲我转帆也不能。你若甘坐看“凤台时雨”摧弱柳,儿愿伴“北阁佛灯”了此生。还望爹娘改主意,将儿好事来玉成。

上面的“韩祠橡木”、“金山古松”、“龙湫宝塔”、“西湖渔筏”、“湘桥春涨”、“鳄渡秋风”、“凤台时雨”、“北阁佛灯”就是鼎鼎大名的潮州八景了。一个地方要宣传本身的文化,应该在各种载体中时不时地加入这些本地特色的因素,潜移默化,它们就成了地方的标签。比如现在的《观灯》在大舞台上展示自己了,别人可能会在下一个元宵之时忆起说:走,潮汕观灯去,偶遇黄五娘。

潮剧人很努力,不仅《观灯》应景元宵,在《龙井渡头》中也有一段展示潮汕抢孤习俗的好戏,那是美娘约会相亲的时节。只是抢孤节不是一个全国节日,且,它的意义没有元宵节这么美好,所以《龙井渡头》这段抢孤戏在吴滋明编排下很有童趣,同样精彩,却应该没有机会晋京表演。

《观灯》可能是因为应景元宵晋京了,潮剧人是不是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发,怎样把潮剧推到更大舞台呢?叹息知音少弦断有谁听,是没用的。如果成功有套路,我们可以套路成功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2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