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创造新的辉煌贡献社科智慧和力量南方新

10月22日,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社科联和南方日报社联合召开“广东省社科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和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座谈会”。与会者一致认为,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为我省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课题,提供了根本遵循。我省社科工作者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的殷殷嘱托,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开展研究,在学懂弄通做实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上下功夫,为我省努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贡献社科界的智慧和力量。

●南方日报记者翟丹然

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

广东省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张知干表示,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广东这块热土,再论改革开放,洞察历史规律、把握世界大势,向世界作出中国坚持改革不停顿、开放不停步的庄严宣示,对全党全国全社会为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作出强有力的动员,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是一篇新时代改革开放发展的纲领性文献,同时也为我省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课题,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学习宣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的头等大事和首要政治任务。我省社科界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和省委宣传部的部署要求上来,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切实把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学习好、宣传好、研究好、阐释好、转化好,要在学习宣传上当表率、在研究阐释上当表率、在贯彻落实上当表率,为我省努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贡献社科界的智慧和力量。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丁晋清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为我们在新时代推动改革开放再出发指明了前进方向,为新时代广东特区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广东特区要义不容辞扛起政治责任、强化政治担当,坚持守正创新、勇担历史使命,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继续创造发展奇迹,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最根本的是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引领,最核心的是要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最急需的是要抓住新的历史机遇、构建新发展格局,最关键的是弘扬改革创新精神、坚定改革开放定力,最基础的是提高改革攻坚能力。当前特区改革发展正处在攻坚克难的重要阶段,已到了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在前进道路上会面临许多重大问题、重大矛盾、重大挑战、重大斗争,而且越来越复杂。必须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奋勇搏击、迎难而上,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推进改革开放的强大合力。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在改革突破中推动高质量发展。

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副校长方真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提到“更高”“更加”:更高起点、更高质量、更高水平、更高要求,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更加开放、更加注重、更加灵活、更加科学等。讲话全文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要促进更高质量的发展:通过改革实践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要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探索更加灵活的政策体系、更加科学的管理体制。总书记对深圳经济特区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寄予了更大的期望,要求深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提供更有价值的示范作用。深圳在未来发展中要完成党中央赋予的历史使命,最重要的是三个方面:一是坚持党的领导,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三是坚持改革创新精神。在今后的发展中,必须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

深圳市社会科学院(社科联)党组书记、院长吴定海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用“五个历史性跨越”描述了深圳经济特区40年的发展成就,用“十个必须”对中国经济特区建设规律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对经济特区未来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这是对深圳先行示范提出的新的历史使命。总书记提出的“努力走出一条符合超大型城市特点和规律的治理新路子”和“真抓实干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两条归结起来就是要建设民生幸福城市。建设民生幸福城市就是要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就是要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民生幸福城市建设重点在构建三个体系,即城市治理体系、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一大批超大型城市迅速崛起,深圳是改革开放后党和人民一手缔造的崭新城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一张白纸上的精彩演绎。深圳用40年时间走过了国外一些国际化大都市上百年走完的历程,在这一过程中,深圳积累了一些超大型城市治理的实践经验。新时代,深圳要在总结好这些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提高对超大型城市治理的规律性认识,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努力形成“深圳之治”,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先行示范,作出新的贡献。

深圳大学教授陶一桃表示,深圳广大干部群众披荆斩棘、埋头苦干,用40年时间走过了国外一些国际化大都市上百年走完的历程,这是中国人民创造的世界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对深圳经济特区改革开放40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的肯定,更是对深圳经济特区新时代、新使命、新征程的殷切希望。深圳经济特区作为中国最早、最成功的经济特区,作为中国道路的先行者,作为中国渐进式改革的实践路径,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政策性增长极,不仅以过去40年的发展奇迹证明了中央创办经济特区战略决策是正确的,而且还将以其在未来深化改革进程中的制度创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勇于探索,在授权改革中的大胆实践,继续证明中央创办经济特区战略决策是正确的。特区的生命力,不仅源于经济特区所创造的辉煌成就,更是源于中国道路的制度力量与制度魅力。

深化岭南文化研究,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左鹏军表示,在新时代背景下,要深化岭南文化研究,认真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岭南文化研究的经验,寻找新的学术发展空间和创新方向,努力将岭南文化研究提升到新水平,通过学术文化实绩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一要打好岭南文化研究的学术基础。加大力度整理岭南文化的基础文献,考证辨析岭南文化的重要史实,编纂岭南文化的大型工具书,通过具体扎实、长时期的学术基础建设,赋予岭南文化研究深刻丰富的学术内涵,加深岭南文化研究的学术根基,提高岭南文化研究的学术品质。二要加强理论提升和思想内涵研究。推动岭南文化研究向学科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充分彰显岭南文化研究的学术特色。三要构建岭南文化研究的学术话语体系。通过梳理观念、确立范畴、建设话语、成果呈现等方式,构建既具有岭南特色又具有普遍意义、既能揭示岭南文化特质又能反映中华文化特点的岭南文化研究话语体系。四要培养岭南文化研究的专门人才。发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优势和学科综合优势,打造高水平、高素质的岭南文化研究专业人才队伍。五要开展多领域、多学科、多种形式的学术文化交流。树立开放兼容的学术心态,从中华文化海内外传播与影响、世界学术文化交流与互鉴的高度,促进岭南文化研究的多种交流,通过学术文化交流与对话为岭南文化研究创造更加广阔的学术空间。

汕头大学纪委书记冯兴雷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圳和广东改革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其中第六项要求就是要“积极作为,深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并对粤港澳大湾区经济、产业、文化等方面作出重要指示。总书记在汕头视察时也指出,要充分利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共建“一带一路”等重大机遇,以更大魄力、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在新时代经济特区建设中迎头赶上。汕头大学与汕头经济特区建设和国家改革开放同生共长,自年建校起便以立德树人、服务地方为己任,历经近40载改革探索,诸多成果已得到国家肯定和推广,获授广东省首家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实验示范校,切实做到为汕头经济特区、为广东乃至为国家甄才、养才与用才。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部署,为学校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作为粤港澳高校联盟首批入盟高校,学校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东拓西进,向“文理医工融合发展,突出学科交叉特色的研究型大学”不断迈进。侨乡是汕头经济特区的金字招牌和显著优势。总书记在汕头参观侨批文物馆时指出,汕头经济特区要根据新的实际做好“侨”的文章。汕头大学将以潮汕优秀传统文化和侨乡文化为纽带,促进与粤港澳大湾区之间的文化交流,推动三地青少年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真正做到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践行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的时代使命,为推动汕头经济特区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韩山师范学院副校长郑耿忠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潮州时,对潮文化给予了高度肯定,使潮汕人民深受鼓舞。潮汕文化隶属于岭南文化,是汉文化的子文化,是古中原文化的遗存,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潮州古城察看文物修复保护、非遗文化传承等情况后指出:“以潮绣、潮瓷、潮雕、潮塑、潮剧和工夫茶、潮州菜等为代表的潮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要讲好潮文化故事,大力发展基于独特潮文化为核心的文化旅游产业,加快形成潮文化凸显、功能结构完整、区域优势互补、资源高效利用的旅游发展大格局。潮汕地区丰富的文化资源,为促进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更为促进文化认同提供了绝佳的机会。“万卷诗书在乡野,千里游历知识求”。可以通过举办粤港澳青年潮文化之旅活动,增进港澳青年学生特别是“潮二代”“潮三代”对祖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韩山师范学院历史学科是粤东高校人文学科中唯一的省级优势重点学科,建有广东省历史学科唯一的省级哲学社科重点实验室。未来,我们将牢记总书记嘱托,在继续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潮文化的同时,发挥潮文化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作用。

中山大学教授何俊志表示,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要充分发挥文化旅游的作用,增强港澳同胞对祖国的向心力。主要思路是以融入和参与为指导,充分发挥文化旅游的作用。可以开展内容丰富的文化研习、岗位实习、军事训练等,以探寻港澳地名、美食和建筑的起源等开展寻根活动。

坚持自主创新,建设生态文明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吴国林表示,深圳乃至广东的高质量发展表明,创新是第一动力,核心技术是一个国家最为重要的力量。如果不能掌握和创造核心技术,特别是关键核心技术,就不是一个真正的大国。核心技术并不是一般的常用技术,而是在一个现代技术体系中,该技术决定技术体系或技术产品的质量和关键性能,也决定了一个国家的产业水平。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技术。要掌握和创造核心技术,唯有走自主创新的道路。深圳乃至广东要在自主创新、掌握和创造关键核心技术上引领全国和世界,除了相应的制度建设、实施基础科学研究、基础技术研究之外,广东高水平的综合性大学、重要的工科大学要建立与前沿科技相适应的文史哲学科体系和课程体系,特别是要建立世界一流的哲学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要加强哲学与前沿科技的联盟。如果没有高水平的哲学研究,就不可能原创地提出重大的科学理论和技术理论,不可能开创科学新范式和关键核心技术新范式。

暨南大学教授陈林表示,深圳经济特区建设乃至广东改革开放的历史,是创新的历史,是先行先试的历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圳等经济特区40年改革开放实践积累了宝贵经验,第八条是“必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粤港澳大湾区生态文明建设刻不容缓。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我国首次向全世界明确实现“碳中和”的时间点,也是迄今为止在世界各国中作出的最大减少全球变暖预期的气候工作承诺。广东作为我国的制造业大省,广东经济也是中国经济的“晴雨表”,如何在“提前达峰”“碳中和”的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保持经济建设的稳定性,这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也是非常值得研究的领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2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