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邱硕陈持
非物质文化遗产;电视节目;影像化
GA
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法,依靠特定的民族、特定人的展示而存在的特质,学界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运用影视手法记录和呈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有效的非遗保护与传承方式[1]。年颁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三十四条也明确规定:“新闻媒体应当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宣传,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2]在此背景下,中国新闻媒体开展了大量非遗项目的记录和制作工作,其中相关电视节目已经成为非遗宣传和普及的重要手段。相对于电视实践活动的蓬勃开展,学界对这一现象多是一些设想和理论探讨,缺乏实操性的研究。
广东广播电视台是我国较早制作非物质文化遗产电视节目的电视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确立之前,该台制作的节目中已经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内容,比如拥有二十多年历史的《粤韵风华》节目用综艺的形式展示广东地方特色的戏曲和民俗,《珠江纪事》等节目则用专题片、纪录片的形式来表现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广东地方文化。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普及,该电视台日渐重视制作跟非遗内容相关的节目,其旗下的广东卫视、广东南方卫视、广东新闻频道等传统电视频道和广东手机台等新媒体单位制作的非遗影像节目类型多元,有纪录片、专题片、综艺、电视晚会等形式,立体地记录和全媒体地传播了中国和广东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球受众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本文以此为案例来深入剖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像化伦理原则、内容形式和方法技术,以期为非遗影像节目的制作提供积极的参考,同时进一步推动“非遗影像化”理论视野的拓展。
一、以保证非遗核心要素的真实性呈现为原则
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自然形态到被制作成电视节目,实际上是一个从原生态文化文本到艺术文本的转变,后者会对前者进行选择、提炼、加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貌能否在电视节目中得到保留和呈现,这是学界和民众都关心的问题。这里,我们应区分非遗的“真实性”和非遗影像呈现的“真实性”。“原真性/真实性”(Authenticity)是“国际公认的文化遗产评估、保护和监控的基本因素”[3]。但在非遗领域,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只字未提“原真性”或“真实性”,甚至在“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申报和评选工作中,反对“原真”“真实”“纯粹”等说法。
究其原因,是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是活态的、多样的,尤其在现代社会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多次演变[4]。然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讲求“真实性”,并不等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视化不讲求“真实性”。实际上,影视属于艺术生产的范畴,出于艺术性和传播性的考虑,影视作品最后呈现的内容与现实对象往往会发生巨大形变。因此,学者们很警惕影视奇观效应对非遗的选择性、碎片化处理,认为“影视对非遗的传播,不应偏离其原真生态与核心价值[5]。”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6]。”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是非物质化的、转瞬即逝的过程,要形象化地展现在电视屏幕上,就需要以具象的环境、人物、事物来实现,那么就必须保证这三个基本要素呈现的真实性,即: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的特定时空或情境,享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定人群或个人的文化实践、价值取向、情感认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化符号、构成要素、表现过程。在保证以上非遗核心要素的真实性呈现的基础上,摄制者可以进行适当的艺术创作。下面以广东广播电视台广东卫视马志丹工作室制作的纪录片《东海岛人龙传奇》来讨论保证非遗真实性呈现的影像化原则和方法。
湛江人龙舞是在湛江市东海岛东山镇东山圩村流行的民间舞蹈,起源于明末清初,每逢农历中秋进行敬神娱人性质的舞龙表演,特色在于舞龙队不借助道具,全部由人组成龙首、龙身、龙尾,该舞蹈于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7]。《东海岛人龙传奇》便是紧扣湛江人龙舞的非遗特色而制作的纪录片。
片子全方位呈现了人龙舞的自然和人文生态环境。片头用俯拍镜头从近到远呈现湛江东海岛东山镇东山圩村全貌,并跟踪拍摄主人公陈二的载客摩托,展现出东山圩村的地理面貌,同时画外音介绍东山圩村的位置、面积等信息,指出其尽管身处海岛,但离海远,只能“向土地刨食”。片头言简意赅地展现出东山圩村属于传统乡土社会“Earth-Bounding”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较为封闭的人文生态环境,这正是人龙舞能够稳定传承四五百年的根本原因。随后对村民们生计方式的描述,也客观地反映出人龙舞社会环境的变迁。随着经济发展,东山圩村以务农为主的生计方式逐渐变得多元,养殖、加工、外出务工等方式兴起,人们的价值观变得多元。猪肉档老板詹汉荣的一句“舞龙挣不到钱”,一语点出人龙舞传承的社会环境危机。
片子不仅呈现了东山圩村传统的人龙舞表演,还呈现了金沙湾海边的商业演出。东山圩村人龙舞于每年中秋节在村内康皇庙、上下老街举行,具有“欢度节庆、庆祝丰收、谢神祭祖、祈求安泰、娱人娱神”[8]的特点,而商业表演则不分时节,在各种舞台上进行,仅有娱人的特点。有的研究者认为,民间舞蹈如果从原生的环境中挪移到表演舞台或旅游景点,那么就丧失了真实性。然而,包括民间舞蹈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总是处于变动中的,就如《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所指出的:“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9]。所以我们要以客观的、变动的眼光来看人龙舞的表演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传承,就必须先生存。传统的人龙舞在“文革”时期曾经中断过,自年复兴以后就是以参加各类比赛和商演为重要的生存方式,通过持续的有偿表演,人龙舞不断地发展着程式、舞姿、装扮等艺术表现形式,并且吸引成员从事该项文化事业[10]。可见,商业演出本来就是人龙舞现代传承的重要动力和手段。《东海岛人龙传奇》正是尊重这一客观现实,特意选择了一次未成行的龙海天商演,和一次成行的金沙湾商演,来反映当下人龙舞真实的存在状况和传承境遇。在海边沙滩上的演出中,演员们穿着崭新的服装踩着鼓点表演,几组远近不同的平拍、俯拍镜头,细致而生动地反映了现代人龙舞的内容和表演者的情态。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还强调以“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为主体的保护原则,这决定了非遗电视节目的制作必须获得传承人的知情同意和参与,这是真实性的保障。《东海岛人龙传奇》中传承人对节目形式都非常认可并积极地参与,节目中他们的文化实践、价值取向、情感认同都建立在真实可靠的基础上。
片中生动地塑造了几代人龙舞传承人的真实形象:“龙头”陈二是一位“拉客仔”,年龄渐长、体力日衰,但依然坚持做好“龙头”,为了中秋节舞龙,自家的建房大事也火速加工赶完;人龙舞团团长吴爱平是一位厨师,也是“龙珠”的执掌者,舞龙的日子要停接宴席,为保证舞龙队伍的组织,二十多年不曾离开村庄;年轻一代的吴明东是个修车工,小学时做“龙身”,长大后做“龙桩”,日夜盼望外出,最终离开家乡到上海打工;外来人陈南成是大排档摊主,天天锻炼身体,在新一届的“龙头大哥”选拔中获胜,成为第一个外来户“龙头”……人龙舞队伍中人人都有留下或离开的理由,始终在坚守文化与趋利避害中做选择,该片直面现实,形象地展现了东海岛人龙舞所处的真实的时代环境和有血有肉的传承人故事。
该片对于人龙舞的呈现,也扣住了非遗本身的要素特色。人龙舞本身最核心的信仰要素是人们对神保佑农事生产的酬谢。片子记录的年中秋康皇庙人龙舞仪式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舞龙前向神灵跪拜“请龙”,燃放鞭炮后进行“龙穿云”“龙卷浪”“龙身翻滚”“龙尾劲摆”的表演,表演后返回庙内敬神,再将“龙”请回耳房、道具封箱,纪录片对整套程式都予以完整记录。在庙内敬神时,有扮演“龙身”的小孩子违反规矩,直起了身子,被团长高声斥责“谁叫你起来”“你起来干嘛”,片中这一小插曲生动地反映出村人对神灵的敬畏。
在恪守真实性的重要原则之外,非遗的影像化还必须进行一定的艺术创造,因为非遗影像节目的受众面极其广泛,它既有记录非遗的文献作用,又必须具有很强的审美功能和传播功能。该片在康皇庙舞龙仪式开始之前,用双拼图片的形式展现了若干位舞龙队成员的形象,图片左半部分是该成员日常的生产生活场景和个人装束,图片右半部分是舞龙时的表演场景和个人装扮,在中缝处左右两部分人体合二为一,组成一个完整的人形。这些精心剪辑的画面巧妙地展现了舞龙队成员的真实和表演的双重身份,用艺术化的手法指向该片主题:人龙舞是完完全全由当地农民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遵循非遗特性,创新多元节目类型
目前,非遗电视节目多局限于专题片、纪录片的节目类型,广东广播电视台旗下的节目制作单位深挖本土非遗资源,遵循非遗项目的本质特征,制作了多种类型、形式新颖的非遗综艺节目,并在电视晚会中植入非遗,拓展了新的思路,其方法和技术值得梳理。
民乐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音乐”类别下的重要遗产类型,但由于其技艺的复杂性和精英化,很少有节目来全面呈现它。广东卫视与山西卫视于年联合制播的《国乐大典》,独创出“鉴赏+竞演”的综艺节目形态[11]。“竞演”是指每期节目中有六支乐团进行传统乐器的演奏比赛,由现场观众通过手机点赞决定胜负,其中一支乐团被淘汰后由另一支乐团补位;“鉴赏”是指由音乐专家和文化专家组成的“国乐鉴赏团”对乐曲进行讲解,对表演进行点评。
节目的各个环节都与“非遗”紧密结合。竞演中常见的琵琶、古筝、马头琴等都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符生乐团表演的长沙弹词和花鼓戏就是湖南省的国家级非遗名录中的项目。民乐非遗的核心并不在于固态的乐器,而在于演奏的艺术,也就是说它们演奏的动态过程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成立的关键,《国乐大典》精准地呈现了这一要点。乐团表演时还植入了相关的非遗项目演示,比如在“晋风乐团”演奏晋北梆子《三对面》时,舞台上还展示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孝义木偶戏”的表演,非遗音乐和戏曲相得益彰;神骏乐团在演奏《万马奔腾》时,不仅使用马头琴和火不思两种非遗乐器,还表演了“呼麦”这一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歌唱技艺。
斯图尔特·霍尔认为电视节目必须被参与制作的人编码并能被观看的观众解码[12]。“国乐鉴赏团”对乐器、乐曲和乐团表演进行解读是一种高效的非遗“解码”方式,可以让观众深入理解和感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第一期节目中,海上城潮乐团创造性地演绎了潮州音乐的名曲《画眉跳架》,在传统的吹打乐和弦诗乐的基础上增加了电声音乐。鉴赏团成员之间就保留原生态和大胆创新之间进行了辩论。嘉宾方锦龙对潮州音乐的历史和发展状况进行了讲述,建议“改编再大胆一些,把锣鼓的技术再花哨一点”;
另一位嘉宾李海鹰却认为《画眉跳架》本就有九个打击乐器,无需再加架子鼓,应保持乐曲的原生样态;嘉宾陈军则询问乐团成员的意见,成员们既对原汁原味的乐曲演奏有自豪感,又赞成要进行改编以吸引年轻人。这场争论展示了专家和传承人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守成与创新上的观点冲突,向观众传达丰富而深刻的非遗知识,能够引导观众进行理性思考和判断。更为难得的是,节目让传承人自由表达对于非遗传承的看法,这种尊重文化持有者的态度,为非遗电视节目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广东广播电视台另一具有形式创新意义的非遗节目是旗下南方卫视于年推出《谁语争锋》。这是一档以广东地区方言为竞技内容的答题晋级类综艺节目,共推出四季。尽管方言目前并未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一项,《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二条也将“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方言确实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该节目邀请广东省二十个地市的方言节目主播,由他们带领参赛选手采用情景短剧、小品、游戏或戏剧唱段的方式提出方言问题,共同竞技。在开场或游戏环节,节目还邀请音乐、戏曲、舞蹈类的非遗传承人进行表演。
该节目是利用本地语言的丰富性和差异性制作的原创综艺节目,将语言非遗的知识和技能完全融于竞技和娱乐中,实现了非遗传播能效的最大化。地方方言节目主播的参与,保证了方言发音的纯正性和问题设计的代表性,节目第二季主题曲《大美广东》即由这些主播用各地方言说唱,内容涉及广东各地23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深受观众喜爱。节目还与华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两家高校的方言研究中心达成合作,由两家高校的语言专家和方言调查员搜集和提供语言题库,从根本上保证了语言知识的专业性。
广东主要流行粤语、客家话、闽语三大汉语方言,还有归属不明的粤北土话等,各方言类型下面还有细分的次级方言,各方言间互通性较低。节目就精准地利用广东省语言的差异性来制造娱乐效果,寓教于乐。比如节目第四季第八期音乐主题第三关“唔系你估”,由两个队轮流答题,各地主播用当地方言读歌词,选手猜歌名,猜的多的胜出。由于语言互通性低,尽管答题选手来自广东本土,但仍有部分歌词无法听懂,导致乱猜或放弃,这就造成了现场喜剧效果,后期字幕、动画、音效的配合,更让节目感染力倍增。
广东台还运用植入式表达类型,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植入综艺晚会,在保证非遗真实性呈现的基础上,进行了形式创新。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推出的周六晚八点黄金时段播出的综艺晚会节目《欢乐有约》中,节目让主持人去到广东和全国各地的民俗文化浓郁的地区拍摄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地民俗,并邀请当地民俗文化的代表性人物到广东台的演播中心现场表演非遗节目。非遗现场演出、外景非遗短片播放、现场参赛嘉宾抢答与非遗相关的知识问题,这些表现形式有机结合,生动地展现了中国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东卫视历年来播出的具有浓郁岭南特色的南粤春晚也都是一次次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集中表现,例如在《最美岭南春——广东卫视春节晚会》,就融入了大量非遗元素:除了粤剧、汉剧、潮剧、雷剧等本土九大非遗剧目一一上演,还巧妙挪用逛花市这一广东新春民俗来展示非遗。近年来,广东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广州的多个新春花市上集中亮相,参与交易。
晚会顺势在户外设计了非遗花市,复制了这一现代的非遗展现形式。节目请来广东广彩、广东榄雕、佛山剪纸、佛山彩灯、潮州泥塑、新会葵艺、韶关乳源瑶绣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并逐个介绍和展示各种非遗的精品,选取榄雕《猪笼入水》、剪纸《送福到家》等有彩头的作品来传达喜庆氛围,让观众领略广东非遗文化的魅力。节目还邀请广东粤语吟诵唯一传人吕君忾,联袂《国乐大典》的大师乐队及参赛乐团,演绎音诗画节目《风雅颂》,呼应了晚会的非遗节目,使日常节目与晚会节目形成气脉贯通的一体。
广东卫视春节晚会也是一场具有浓郁广东年味和岭南特色的非遗盛宴。开场将广东庙会与《春天序曲》结合在一起,从剪纸艺术、短片到歌舞,从佛山行通济到广州花街,唱完客家山歌又舞出粤西海边的人龙舞……,充分展现了岭南过年的民俗;花式出镜的广式美食、粤剧与芭蕾的超时空融合、戏曲《白蛇传·情》的崭新创意、潮汕英歌舞与嘻哈文化的混搭……晚会将现代元素巧妙地融入岭南非遗文化中,呈现出了与众不同、独具特色的视听盛宴。
三、非遗与影像的互动:选材、呈现之“精”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附属物的综合体系,一项遗产关涉到纵深的时间、广袤的空间、人与物及人与人的复杂关系。而影像节目是通过音画呈现的、有时间长度限制、艺术审美要求的文艺作品。非物质文化遗产决定了影像节目的内容素材,需要真实性强而商业性弱,这是影像节目对非遗的价值让渡;用影像节目来表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必定对非遗材料有所取舍,这是非遗对影像节目的价值让渡。只有当最精要的非遗材料被最恰当的方式呈现出来,非遗与影像节目之间才能得到完美融合和互相促进,这就要求在选材和呈现上做到精到、精美。
广东广播电视台的下属单位广东手机台和广东南方卫视联合制作的专题栏目《天下客家》,每期节目只有十分钟来呈现一个主题,因此必须选取该期非遗项目中最核心、最精到的元素进行录制。《客家擂茶》这一期以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张汉秋在梅州客天下旅游产业园从事茶艺活动为焦点,主要通过三个片段来反映作为非遗的客家擂茶。片段一是张汉秋向主持人介绍客家擂茶的历史、功能、做法;片段二是张汉秋展示制作过程,并用主持人亲身实践的方式指出擂茶制作的关键在于力道;片段三通过主持人和张汉秋一同吃茶,反映擂茶背后的礼俗、人文心境和价值观。节目在极短的时间内仍然着眼于提炼客家擂茶文化最精到的制作技艺和饮食世界观,坚持非遗核心元素的传播为主要原则。
广东卫视制作的大型美食类纪录片《老广的味道》,精彩地展现了广东各地独特的饮食以及饮食背后的人物故事,目前已播出六季。饮食文化博大精深,但因为其活跃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所以一般不被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其中涉及食物制作特殊技艺的部分进入了非遗代表作名录。该节目对非遗事项的选择和呈现,深具精到、精美之功。
比如第一季的第五集《造》,主要展现了美食制作者对于手工制作美食的坚持,恰好与非遗传统技艺类型里面的食物制作技艺相契合。该集涉及的六种传统食物中,有五种的制作技艺都是进入了各级非遗名录的,分别是潮式粿品制作技艺、肇庆裹蒸制作技艺、客家粄制作技艺、双皮奶制作技艺、鱼丸制作技艺。节目选取的美食制作者有的本身就是非遗传承人,比如片中老潮兴食品店就是汕头市潮式粿品制作技艺传承基地,郑家就是非遗传承人。
非遗事项的精到选取为该纪录片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具体的呈现中,节目对某个非遗事项的某些元素,也进行了选择。在肇庆鼎湖裹蒸粽的片段中,选取了棕子铺少当家苏少菲为主角,通过她的活动来串联裹蒸棕的各个制作环节:采粽叶、采泉水、选食材、拌料、包裹、蒸煮。纪录片还特别选取了她研发裹蒸棕新口味的情节,反映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中不断创新的真实面貌。对非遗素材的层层选择和重点呈现,既描绘出非遗的客观全貌,又突出了非遗项目的特点。
而该纪录片的精美呈现又为非遗纪录片的制作提供了极佳范例。比如表现手打鱼丸的制作过程,制作者林木隆刮鳞、剔骨、和料、搅拌、拍打、捏丸、煮熟,整个过程一气呵成,几组近景画面也一气呵成,流畅地呈现出制作鱼丸的全过程。俯拍镜头捕捉到制作者挥臂砸向鱼糜、而鱼糜向四周散开的过程,同时背景音乐暂停,拳头的拍打声立刻突显,其拍打的力道通过电视画面漫溢出来,富有美感地表现出该项非遗的技艺诀窍。超近景拍摄的鱼糜晶莹剔透,鱼丸汤热气升腾,这些画面都极大地提升了观众的观赏体验。
在应用影视人类学中,有一种旨在寻求认同的影视民族志,作品以报导人的自我陈述为主,使观众更加理解报导人的实践和观念[13]。报导人是指影视民族志中的信息提供者,他们向拍摄者陈述其行为和观点。纪录片或专题片都较少使用这种方式。在广东广播电视台下属广东南方卫星频道的非物质文化专题栏目《岭南风情画》中就创新地采用了近似应用影视人类学以报导人为主的节目形式,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传承人,选取他们对非遗精到的表述来构成节目。
比如《手艺工场:传承国匠荣耀》这一期节目,报道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颁布十周年之际在深圳举办的手工艺创新盛会。节目大半时间在展现传承人对传统手工技艺的谈话,展露他们对传统失落的焦虑、对手工制作的坚持、对生产性创新的努力,最终传达出传承人群体对于非遗和自我的认同。皮革手制作者彭杨洋在谈话的最后说:“你成为了一个手工皮具的匠人之后,就给自己修了三面墙,就是‘匠人’的‘匠’字,只有一条出路,就是一直做下去。”这种手艺人深度生命感悟的呈现,是让报导人自由表述之后才能得到的言语精华。
四、结语
按照文化部规划建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省+市+县”四级保护体系,除了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外,还有31个省级、个市级、个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包括非遗项目数十万项。在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繁荣兴盛的时代要求下,庞大的非遗宝库为影像节目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灵感和素材。影像节目必须在保证环境、人物、事物这三个非遗核心要素的真实性呈现的基础上,突破专题片、纪录片的单一形式,遵循非遗项目的本质特性,进行专题片、纪录片的多样化表现形式的探索以及综艺、晚会等节目类型的拓展,并且精准地选取精到的非遗材料、用精美的方式加以呈现,实现非遗与影像的有机融合,从而更有效地推进非遗的影像化保存与传播。
影像制作人、制作机构和媒体应该积极促进非遗和自我的互动发展,为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事业贡献力量,希望广东广播电视台在非遗影像化探索中积累的丰富经验能够为其他影像制作人和机构的非遗影像节目制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文章出处:《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第3期“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专栏
邱硕,四川乐山人,文学人类学博士,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研究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俗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文学人类学研究会理事会理事、青年学术委员会委员,四川省民俗学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学人类学、民俗学、地方文化。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新媒体时代的城市形象与民间叙事:以成都为个案的民俗学考察》。已出版著作《颛桥风土记》《成都形象:表述与变迁》《乐山城记:一座古城的生命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