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能治吗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529/6288655.html4月13日至15日,梅州市举办“东亚文化之都·中国梅州活动年”开幕式。来自中日韩的多位嘉宾齐聚世界客都,领略梅州深厚文化底蕴。年8月底,中国成都市、梅州市,日本静冈县,韩国全州市四座城市被宣布共同当选“东亚文化之都”,梅州是这4个城市中率先举办活动年的城市,在活动安排、节目设计、礼仪接待、宣传造势等方面做足精心准备,呈现了一场具有梅州特色、广东水准、中国风范、东亚气质的文化盛宴。“东亚文化之都·中国梅州活动年”开幕式在广东梅州亮胜艺术中心举行。南方日报记者何森垚摄梅州全力以赴高水平办好“东亚文化之都·中国梅州活动年”系列活动,以“世界客都·长寿梅州”为主线,围绕五大领域,策划五大主题,开展百余场独具梅州特色的文化交流活动。同时,梅州加强与国内“东亚文化之都”14个城市交流学习互鉴,积极参与中西文化和旅游年活动,主动融入文化和旅游部年重点工作,让“世界客都”更加开放包容,蜚声海外。以文结缘人文相连与日韩朋友拉近距离4月13日晚,“东亚文化之都·中国梅州活动年”在梅州亮胜客家艺术中心正式揭开帷幕,客家山歌、广东汉剧、潮剧、粤剧数十个节目轮番上演,现场掌声经久不息。韩国全州市副市长金仁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文艺演出十分精彩,“虽然听不太懂中文,但从视觉感官来说,我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表达,希望这些优秀文化能够传播到全世界。”追根溯源,梅州与日韩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客家人以及客家文化与日韩之间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联系。“结庐在人境,步履随春风。”梅州市区东郊周溪畔,一座客家古民居“人境庐”引人注目,其主人便是有着“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之称的黄遵宪。据《广东省志·人物志》记载,年,作为参赞的黄遵宪与同为梅州人的晚清首任驻日公使何如璋,一同乘船东渡日本,开启两国邦交历史。晚年时光,他在人境庐里完成了《日本国志》手稿。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印记,在梅州大地俯拾皆是,这也直接吸引了各国与梅州的人文交流。“上世纪90年代以来,有大批日韩学者来梅州开展田野调查,从事客家文化研究,推动梅州与日韩间的交流与合作,架起了沟通桥梁。”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客家研究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周云水说。据悉,现有多万客家籍华侨华人分布在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不断促进着梅州与东亚、东南亚乃至世界的紧密文化交流。“山歌自从松口出。”松口,又是一个见证记录了梅州与世界相连的古镇。明末清初,许多客家人为谋生,从松口坐船辗转汕头,下南洋,闯世界,衍播四海。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松口设立中国唯一的移民纪念广场。年,“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在此挂牌。年,松口荣获“广东十大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地理坐标”称号。除了人缘的交流,隐含在文脉内部的共性,是客家文化与日韩文化能够相互交融,推动形成共同价值的重要因素。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院长肖文评认为,对外,梅州的华侨影响力大,获得国际认可;对内,梅州注重人文资源的保护利用,一大批名人故居资源得到盘活,广东汉剧汉乐、客家山歌等国家级非遗项目得以传承发展,构建了国家级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这些成为梅州创建“东亚文化之都”的底气。以文会友在日韩等地设立25个推广中心“初来梅州,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清新的空气和客家人的热情。”广州韩人商工会会长兼华南地区韩国人联合会会长金宽植表示,有机会他将向身边的韩国朋友介绍梅州悠久的历史和特色产业,推荐他们到梅州度假、旅游观光,甚至在梅州投资创业。人文的密切交流,是推动梅州文旅发展的机遇。这也是梅州积极申报创建“东亚文化之都”的初衷之一。时间回到年5月,当梅州提出申报创建“东亚文化之都”时,有人提出为何做此决定?对于有着千年文脉的梅州来说,一方面,作为山区城市,客家文化藏于深闺,需要通过创建更好地保护传承,顺势推动文旅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广东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梅州理所应当发挥地缘、人缘和文化的纽带作用,助力东亚各国更好地交流互鉴。回顾创建历程,年5月底申报创建,随后8月11日通过初审进入候选,同年12月21日通过终审。短短半年时间,梅州何以能创建成功?记者翻开厚达52页的申报书,承载着厚重文化的创建速度和高度,跃然纸上。从高规格编制发展规划到高质量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高水平举办文化和旅游活动、高要求建设文化和旅游项目,再到高层次设计城市文化和旅游空间、高标准制定文化和旅游企业政策,一个“高”字贯穿始终。“创建历程看似短,背后却凝聚了很多人的汗水和付出,这是一个厚积薄发的历程,而不是临时抱佛脚。”一位参与了创建的工作人员感慨,得益于客家文化得到较好保护,为创建打下坚实基础。而此次创建,又为巩固提升文化的保护成果带来机遇。据统计,目前,梅州有国家级传统村落78个、国家级古村落5处、中国历史文化名街1条、中国历史文化名镇4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6个、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1个,普查出客家围龙屋间,名人故居(旧居)处,登记在册的红色革命遗址处,挖掘整理出10大类别非遗代表性项目项,认定四级非遗传承人位,构建起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体系。有了好的保护基础,如何以创建为契机,让客家文化创新“出圈”?梅州的路径是,构建更高水平的更开放的文旅融合发展格局。目前,梅州与全球70多个城市开展文化旅游等交流合作,在海内外设立了1个推广中心总部,25个推广中心,辐射范围包括全国、东亚、东南亚、欧洲等广大地区,形成涵盖客家同胞聚居地、主要客源地和航线航班抵达地的客家文化和旅游宣传推广网点。以文搭桥奉上五大主题百余场文化活动“东亚文化之都·中国梅州活动年”开幕式,是对外展示梅州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向国际展示梅州客家文化魅力的重要平台,也是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重要举措。于外,助推广东打造文化强省;于内,助推梅州打造文化名城。业内专家表示,梅州通过举办各类主题文化和旅游活动,打通梅州与日韩的交流渠道、增进彼此文化交流,进一步提高文化之乡的知名度、美誉度,打响梅州IP,助推广东打造文化强省。时隔两年,韩国驻广州总领事馆总领事韩在爀第二次来到梅州,“再次来到世界客都,仍然给我非常深刻的印象,这座城市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韩在爀说,希望以“东亚文化之都”为契机,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加强文化、经贸等方面的交流,推进双方务实合作,共享发展机遇。可以预见,拿下“东亚文化之都”这一金字招牌,将进一步推动中日韩民间的交流互动。日本静冈县也是年“东亚文化之都”的当选城市之一。“梅州有嘉应茶,日本静冈县同样盛产茶叶,而且是日本茶叶的主要产地;梅州是足球之乡,静冈县的足球也很不错,两地有很多共通点。”日本静冈县上海事务所观光主管汤如歆说,参加活动后进一步了解了梅州茶产业发展和足球发展情况,增进两地之间的相互了解和文化交流。河南省洛阳市是“东亚文化之都”的创建城市之一。洛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交流合作科科长程素敏坦言,此次来梅参加活动,除了领略客家风情,更多是为了学习梅州成功创建“东亚文化之都”的经验做法。“洛阳是客家文化的走出地,两地文化一脉相承,此行我看到梅州在客家文化保护方面做了不少工作,给我们提供了不少经验参考。”程素敏说,接下来计划组织洛阳文旅部门和业界人士到梅州开展推介活动,希望以文化搭桥,谋划两地经济社会的合作共赢。据了解,梅州将全力以赴高水平办好“东亚文化之都·中国梅州活动年”系列活动,以“世界客都·长寿梅州”为主线,围绕客家文化、长寿文化、非遗传承、体育赛事、节庆旅游五大领域,策划“世界客都·温情梅州”“长寿梅州·常来长寿”“汉风客韵·匠心梅州”“好客天下·活力梅州”“山水雅韵·相约梅州”五大主题百余场独具梅州特色的文化交流活动。与此同时,梅州将加强与国内“东亚文化之都”14个城市交流学习互鉴,积极参与中西文化和旅游年活动,主动融入文化和旅游部年重点工作“茶和天下·雅集”计划、“文化丝路”计划等。梅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秉承“亚洲意识、文化交融、彼此欣赏”宗旨和“共生·创新·和谐”理念,梅州将借建设“东亚文化之都”的重要契机和“东亚文化之都·中国梅州活动年”的举办,以文化强市为目标推动城市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不断扩大东亚文化之都“朋友圈”,让世界客都以更加自信开放的姿态走向世界,推动东亚文化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亚洲地区亲诚惠容、世代友好与和平发展。相关加入东亚文化之都“群聊”后,梅州应该干什么南方日报、南方+汪思婷梁时禹汪思婷;梁时禹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6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