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潮剧 >> 潮剧评价 >> 潮剧戏谚1

潮剧戏谚1

戏谚是艺人和观众共同创造出来的,内容广泛,有关于剧种演变的历史、有剧种艺术特点总结、有演戏规则的、有戏班留名、有戏仔辛酸……而流传在潮剧艺人口头上的艺诀,是从实践中得出的宝贵经验,是“活”的戏曲艺术理论。这些零散的理论汇总起来,便可以从中发现潮剧舞台艺术某种重要的规律。

正字母生白字仔:这是潮剧界艺人世代口传的戏谚,意思是说:潮音戏是从正音戏脱胎而成的。这个正音指唱中州正音,潮音戏的母体是唱正音的南戏。

老丑呾白话:这句谚语有三个层次:第一,指用正音或官话唱念的戏剧,其丑角的说白,总是要使用当地方言(白话),以达到插科打诨的效果。第二,指戏剧中的丑角善于道出群众好懂的大实话。第三,引申指生活交际中人们说话的直直坦率。

无丑不成戏:意与“无戏不丑”相同,这是中国戏曲的传统,潮剧尤甚,潮剧丑戏特别发达。

棚顶做戏棚下有:舞台上的戏剧情节和人物往往是生活中可以见到的。

做戏状元才:演戏是一门高深的艺术,潮汕的老百姓历来很赏识戏曲演员的才能。旧时戏班在乡下演出时,每当开饭,不时有村妇来索点“戏饭”给在学的儿童吃,以为儿童吃后就可以像演员一样聪明。

戏令如军令:“戏令”指戏班的纪律和规章制度。演戏的集体性很强,所以戏令的重要性不亚于军令。

三分戏品,七分人品:“戏品”指演员的艺术素质;“人品”指演员的道德品质。艺人们认为后者比前者更为重要。

一声二色:“声”指嗓子和唱功,“色”指长相和扮相,“声”的排位要先于“色”,这是戏曲重视声口的普遍现象。

补箩惜竹,花旦惜曲:“惜”为珍爱、重视之意。修补箩筐要借重竹篾条子;演花旦要借重唱曲的技巧。

千斤白,四两曲:念白的难度比唱曲大,但往往易被忽视。这口诀是经验之谈。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6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