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三跌破宝镜卖身入黄府,由于黄府家规严紧,难于接近五娘,后来在益春帮助下,借端盆水机会,进了五娘的绣房,与之相会。但五娘囿于礼教,见了面却责他不该进入绣房。陈三受此冷遇,心灰意冷,准备束装回乡。益春趁五娘在花园观花,借物讽喻,要五娘拿定主意。五娘至此,终于也向益春表明心曲。剧本有这样一段台词:
益春:阿娘,你看那柳枝,随风搖摆,是何道理?
五娘:只因柳枝无力,随风摇曳。
益春:柳枝无力,就随风摇摆,人若无主意,就由人排比!阿娘若再无主意,那就要亏呀——
五娘:亏什么?
益春:亏那三兄!
五娘:你又在乱讲!
益春:话不可乱讲,当初荔枝就不可乱掷!
五娘:(一怔)益春——
益春:(一怔)阿娘——
这段戏,是全剧的一个分水岭:五娘在争取与陈三结合中,从被动走向主动;在对待她与陈三结合这件事上,她与益春的关系,也由心照不宣的默契,到公开的配合。益春是五娘的贴身婢女,明了五娘对陈三的情意,也支持五娘的行为,但她毕竟是婢女,这等事她是不该开口过问的,何况五娘囿于身份和礼教,一直掩饰。事急,益春不禁脱口说出:“当初荔枝就不该乱掷。”一语既出,双方各一怔,益春一怔,是她觉得失口说出这句违背身份的话,五娘一怔,则因为这句话深深地刺中了她的内心。一怔之后,益春从五娘面前转过,击乐用重槌敲击鼓边,两人“碎步”呈对角线拉开,一人向台前左角,一人向台内右角,站定,两人各屈膝半蹲,然后甩水袖,起“云手”,益春叫一声“阿娘”,五娘应一声“益春”,然后用“三步垫”台步,两人又到台中聚合,作“纺手花”,五娘按住益春,益春将她扶起,这时,音乐“锣经”正好结束,起介头,五娘唱“你言中有意我也知晓……”把深藏心底的话向益香托出。这段表演,舞台调度强烈,特别是发挥潮剧击乐的功能,舞蹈身段优美,有较好的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