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老爸会教我讲一些客家俚语,有印象的一句是“读书读多多、不识斜料科”,这句话本是讽刺书呆子不知变通,按图索骥而不能发现其中变化。或者讽刺有些人的不切合实际,书呆子若分不出斜、料、科三字,光会读书有什么用。加上还有半句是“读书读到老,老婆娶不到;读书读多多,不识斜料科。”显然,这是古代人对“读书无用论”的戏谑之词,是对那些不切实际的书呆子的嘲讽。
七十年代还流传一个学问人闹的笑话,说大学生知识分子分不出韭菜和小麦,对着田间的小麦发出了仰天大叹:“咱泱泱中华这么多的韭菜,中国人怎么吃的完啊……”哪知过了五十年,才发现中国的知识分子还是肤浅的,原来中国的韭菜是永远割不完而且还代代生长的,十几亿中国人奋斗一辈子,还不够给那些资本玩家、科技贼人、政治专家割韭菜的。
话说回来,若加以琢磨,“不识斜料科”是只在老家一带流传的俚语,流传范围小。为什么偏偏是我们,要嘲笑读书人“不认识斜料科”呢?而不去笑话没读书的人分不出“斜料科”呢?就会发现在二都客家话中,“斜料科”这三个字是很有内涵的,而不仅仅是字面意思那么简单。这是几千年来,闽南客家人对“读书人称潮汕闽南山区为“蛮獠””的鄙视的回应,也是对闽南人、客家人地位未定论的嘲讽。
“斜料科”三字究竟有何区别,史界学人至今,也没有给区分出个所以然来!其中原因就是“二都客家地位未定论”,我希望有客家阿先,能给研究出一个定论来。今天,我们且先来认识认识“斜料科”,我以为,这最早是指“畲僚客”三字,而“畲僚客”之前的状态是“俚瑶寇”。为了顺嘴,我且将过去的二都土著称之为“瑶俚蛮,畲僚客”,再简划细分,就是六朝以前的僚、唐宋时期的畲、明清时期的客家人。
1
斜料科”隐藏客家地位未定论
首先,从单个字面看,“斜料科”这三个笔画相近、字形相似,但是在闽南山区,这三个字均与“山内”有关,分别与山岽、嶛岩、峡谷、科峒有关,如果就这样理解,那就肤浅了。
再从单个字的演变关系来看,斜的别字是“畲”,“畲”的别字是“畭”,料的别字是“僚-獠-料”,科的别字是“稞”,读音同“客”。看出了了吗?斜料科对应“畭”“料”“稞”三个字,都与新田、稻米、稻谷,都与在山内新开发田地有关。在客家话中,斜人、僚子、科峒分别代表畲族人、畲族人的住宅、畲族人的村落。比如说山科、塘科、火畲、林畲、科下、瓦僚……
再说,在正史上,闽南山区一直被划为百越地区的“闽越”或“夷蛮”、“蛮僚”地区。但是被说成野兽“蛮獠”、“畲獠”,这也是隋唐以前所没有的叫法。在看看现在县城的海边人喜欢叫“山僚”(山内),其结果不言而已,投着某种鄙视。
古代,《诗经》里面有“佼人僚兮”,挺好的词啊,就像现在抖音里那些身材扑通还跳舞撩汉的女孩,就是“佼人僚兮”。电视里面,三国时期上阵叫骂的时候,喜欢当别人祖宗,蔑称对方为“某某小儿”,到了宋朝就有了官本位了,喜欢叫别人“贼子”、“草寇”、“贼寇”,这个“寇”与“科”与“客”,读音就有些近似了。已有专家研究“土著是不会蔑称自己为“獠”的,而“读书读多多,不识斜料科”,隐含当时读书人对山区土著的鄙视,显然,这都是读书人干的好事!”
于是,我们就得到另一种解释:斜料科,分别指代的是闽南客家人在历史上的生存状态。简单地说,六朝时期的蛮僚、隋唐时期的瑶畲、宋元时期的盐寇(畲客),他们经千年进化,特别是唐宋时期持续的汉化,最后在明朝时期成为客家人。这一分类在宋元(畲客)时期是清晰的,到了明末清初反而因为“汉化”或“客化”而被混为一谈了。读书人搞不清楚,在编撰历史时候,将“畲僚客”的历史混为一谈,之后文人跟着抄药方,把错的抄成了正史了,而读书人分不清,所以叫“读书读多多、不识畲僚寇”。
接下来,我重点解释这一部分内容。(内容余字,有点绕,本次读书主要发现的论点如下……)
1、斜料科的含义竟是“畲僚客”?
2、文天祥与白叶陈吊眼的交集?
3、宋史竟然记录二都钟姓被打?
4、畲僚客分不清竟是从谁开始的?
2从古代俚僚蛮到瑶畲客前面我提到,隋唐以前,是不叫“獠”的。秦朝统一六国以前,中国把从越南红河谷(交趾)到浙江会稽(会稽山)一带,统称为“百越地区”,到汉初,以漳浦的梁山为界,北边属闽越国,南边属南海国。公园前85年(始元二年),改“封邦建国”为郡县制后,北属会稽郡冶县,南属南海郡揭阳县。简单地说,年以前,我们就属于揭阳县,而那时候还没有客家人、闽南人、潮汕人的概念。
《隋书·南蛮传》曰:“南蛮杂类,与华人错居,曰蜑、曰儴、曰俚、曰僚、曰竾,俱无君长,随山洞而居,古先所谓百越是也。”但是古代越人分布甚广,支系又多,我大致分类,不一定准确:福建以武夷山脉为主,从福建武夷山到浙江会稽山一代,称夷、僚;福建、称为蛮、夷,“武夷僚”或“蛮夷”。如果仅把“蛮僚”说是古越人的后裔,族属问题还只解决一半,因为我们祖先中还有一支来自畲瑶,畲、瑶又与苗族比较接近。一般以岭南五岭(从广西到韶关)为是瑶、畲分界点,岭南以东称畲、以西称瑶。在潮州,住海边的称蛋民,到山里的是畲族。《福建畲姓考》观点主张“福建的畲,系越之遗胤,山居为畲,水居为蛋。”也指出漳州的畲民与蛮、瑶、黎、蛋等其他少数民族不同,凡溪洞种类不一:曰蛮、曰徭、曰黎、曰蛋,在漳者曰畲。西畲隶龙溪,犹是龙溪人也;南畲隶漳浦。其地西通潮、梅,北通汀、赣,奸人亡命之所窟穴。”
畲族是出于“唐宋时代住在五岭东端的徭人,而远源于汉晋时代的‘五溪蛮’;湖南湘西的“苗族”、“武陵僚”,在湖南发展为“瑶族”的一支,约在唐初迁移进入广东韶关,发展至粤、赣、闽三省交界地区。当瑶族由湖南经粤北向粤中挺进时,由韶关到潮汕与当地土著产生交融,出现“畲瑶不分”现象,最后在潮汕凤凰山土著吸收,发展成为畲族,凤凰山成了两个不同民族共同体的分水岭。等瑶族人到凤凰山成为“畲族”,代表事件就是掌握了了“刀耕火种”技术(云霄火田村-刀耕火种)而此时汉人已经进入了隋唐时期。
史书上明确记载六朝直至唐宋畲族的先民“蛮僚”已是聚居在今闽、粤、赣三省交界地区。但唐宋时,由于畲瑶的进入,汉人习惯以蛮、徭混称,所谓‘蛮’或‘洞蛮’,实即徭人,也就是畲民的祖先”,这里的瑶与广西的“瑶族”应该有所区别。《福建通志》说,六朝以来,九龙江两岸“尽属蛮僚”。《漳州府志》亦云:“先是六朝以来戍闽者,屯兵于泉州之龙溪,阻江为界,插柳为营。“不论是“居洞砦”、“洞蛮”或“蛮僚”等名称,都是指“畲民”的先民。
专家有考证,獠字的正字是僚,僚的前身是俚,俚在汉书里面的“里”,而之所以唐宋时以被写成“獠”,就是读书人对当地土著的蔑称。
3附读:为什么我们爱看潮剧为什么二都客家人,都偏爱听潮剧,而较少听漳戏、南音或者歌仔戏呢?历史给了我们答案,我们更习惯看潮剧的答案,竟是因为我们是“畲客”。
凤凰山是畲族发源地,而凤凰山的畲族是由潮州揭阳向山区迁居的衍化的,潮州的先民中很大一部分是畲族人,潮剧音调受“畲族”影响,而闽南戏剧泉州南音,发展于隋唐时期。相比之下,“潮剧”比“南音”更接近“客家话”。潮剧在发展的过程中,吸收了“过山瑶”、“打瑶誒”的一些唱腔音调,这也是畲客于潮汕文化贴的更近一些的证据。
附:上个月,漳州举办了个闽南文化的论坛,专家汪毅夫讲了闽南人和客家人的互相融合现象,抬神巡境是闽南人的风俗,而五显大帝(闽南)、三山国王(潮汕)是客家人的信仰,五显帝最初是畲族的神而被汉化、客家化。如今,客家人也逐渐学闽南请神巡境、而闽南人也供奉客家的神。这也是客家文化互相融入的案例。
4附读:韩愈和文天祥的影响潮汕历史上有两位文化名人影响千年,对客家文化亦有影响。其一是韩愈,他被贬潮州只做了8个月刺史,却影响潮州千年,其中开放民间祠堂,就是从韩愈开始倡导的。文天祥则成为梅州客家人供奉的英雄。韩愈和文天祥不是客家人,因为那时候客家人还没有成型。
“崖山之后无中国,崖山之后有潮汕”,这是常被客家人、潮汕人、文化人拿来议论的网络热词。年前后,文天祥为掩护南宋王朝王室撤退,在闽、粤、赣三省之交,利用畲兵抗拒元兵,这在当时属于“蛮僚”或“畲瑶”区域,也就是现在客家人区域。文天祥率陆路义军抵抗元兵。其中,文天祥在漳州三个月,到梅州半年多,再退守潮州两三个月,之后退到惠州,家族家眷则留在了潮州。
文天祥给同僚写过一首漳州(漳浦畲僚)问俗的诗,没啥内容就不转了。《文山先生全集》在《知潮州寺丞东岩先生洪公(天骥)行状》中说:“(咸淳五年)潮与漳汀接壤,盐寇、輋民群聚剽劫”,潮州畲民起义。知潮州洪天骥“应变设奇”,将起义镇压。景炎二年(年),汀、漳畲军在漳州陈吊眼和畲民许夫人率领下,配合张世杰围攻泉州宋降官蒲寿庚。梅州的畲兵最盛时,“拥众十万,声摇数郡,江、闽、广交病焉”。“上引时人刘埙之《参政陇西公平寇碑》明书明亮为“畲寇”。
上面这段话里面有价值的资料是,年,文天祥“掩护王室撤退惠州”,由福州-长汀-上杭-漳州-平和-大埔-梅州-潮州-惠州是一路“护主南下”,而白叶的陈吊眼则是“反向突围”跨过九龙江,配合围攻泉州(失败),而此时潮州畲兵的投降元兵,加速了畲兵的失败。而在文天祥的公文里,称土著就是畲贼、盐寇。事实上,南宋抗元时期,畲兵非常活跃,与岳飞、文天祥均有交集(岳飞也缴过山贼),而当年畲兵的主力就是潮汕畲兵、梅州畲兵(十万)、和白叶的陈吊眼领导的畲兵(七万)。
当时文天祥主要办了两件事,一是发动畲汉联军起兵抗元,闽赣粤三省有7万到10万畲客人加入文天祥队伍。他每到一地,也都打土豪强暴,为民除害。文天祥估计有汉臣情结,心底瞧不上少数民族,却被畲族人捧为抗元英雄,两年后,他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名句。文天祥自己没有后代,他的侄子在几十年后,将其父母尸骨,迁葬于凤凰山附近,文天祥家族后人定居在凤凰山附近,这说明文天祥在畲族人的地位。
5宋朝时期的“畲獠寇”唐时,陈政死后,陈元光袭父职“代领其众”。漳州后,陈元光领兵与蛮僚土著打了40年,陈元光被畲族首领蓝奉高“刃伤而卒”死于绥安后,其子珦“代理州事”,一直在征讨“蛮僚”。而山寇,则是宋朝时期的一个留下词。在宋朝,因为潮汕生产盐,潮汕的盐寇是贼寇的中心区,这贼主要就是山贼,“客家英雄文天祥”,宋朝文天祥先是率兵征缴畲族,之后,又组织闽赣粤畲兵攻打元兵,但在文天祥眼里,当地土著就是“畲寇”畲兵、盐寇。
《漳州谕畲》云:“汀赣贼人畲者,教以短兵接战,故南畲之祸尤烈。二畲皆刀耕火耘,崖栖谷汲,如猱升鼠伏。有国者以不治治之。畲民不悦(役),畲田不税。其来久矣。”再看宋史里的一段:(宋)招捕司遣统领官齐敏率师自漳趋潮,截赣寇余党……距潮州六七十里,曰山斜,洞僚所聚,丐耕土田,不输赋。”这里说的在距离潮州六七十里的山斜、洞僚、赣寇余党(或盐寇),说的就是二都的“斜僚寇”。这是《宋史》里面记录招捕司攻打钟姓、陈姓的策略,国家武警总队直接来打比较弱的钟姓,平了最强的陈姓,最后再来招抚当地老百姓,老百姓还给他送锦旗感恩戴德。
(根据宋史里面写国家招捕总队来打钟姓盐寇画个草图)
元时,当时畲兵主力被元兵剿灭后,其余畲兵则遁入畲峒。畲族人自躲入山垌居住后,长期没有向封建统治者纳税,直至明永乐五年(年)明代统治阶级采取怀柔政策,赐给畲人金银布帛,畲人直接受王朝的统治,此时,畲族人已被汉化。
6明末清初的“不识斜料科”当陈政父子到云霄时,云霄火田村还念叨着不久前“刀耕火种”的畲族时代;从宋元自明朝,畲族人躲进山里“不纳税”(也就是放任自治),经过唐元宋的斗争与融合,成为客家人的原型。到元朝末年,畲族与汉族在服饰和文化上,已经基本相通,实际上已经完成了汉化(潮州府志、梅州府志,均记载畲族在元朝、明朝有三次起义,其中明朝是畲族与汉族联合起义,说明已经融合),“脱畲成客”,客家人在明朝定型(设畲官),这样或可解读当时明朝只有“日新”、“文兴”两个户头的原由。
唐朝以前清缴“蛮僚”,综上,在宋元时期联合汉军抗元的“畲兵”(陈吊眼)、客家先民、闽南人之间的界线是清晰的。或许是元朝的记录缺失,到了明末清初的史学家在编撰历史时,据说是顾炎武等人却将畲瑶混为一谈,之后的专家学者多跟着顾炎武的思路抄,所以很多人分不清畲客、瑶客。于是乎,到后来,畲族人、客家人、山贼怎么区分,也就成为了迷。因此就有了“读书读多多,不识斜獠寇”(斜人、獠蛮、贼寇,都是读书人、闽南人对客家土著的鄙称),或者翻译成客家话,就成了“读书读多多,不识畲僚客”(客家人对闽南人的嘲讽),之后,或者经过清朝读书人稍微加工,就成了“读书读多多,不识斜料科”。
当下很多族谱,都以祖上自漳浦从河南固始而来,作为开头,其实是有很大水分的。不过,历史学家里面早有圆滑的人说,像这种族谱上大字写着,祖先来自中原,名人之后,虽然我呵呵不信,但是对你这种说法表示尊重,因为这是约定俗成、无伤大雅啊!
此文仅是林老师一时推想,不作为官家研究之呈堂证据。惟希望有心者读了这篇短文之后,起码知道“斜料科”的内涵,是有丰富历史渊源的。
(搜书码字太累了,请转发点赞支持!草就于6月13日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