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文化强省,广东努力做好文化答卷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黄宙辉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陈秋明

5月12日,新鲜出炉的《广东省年度博物馆事业发展报告》显示,全省博物馆的“家底”越来越丰厚:截至年末,全省博物馆达家;全省有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82家,数量居全国第二位;全省博物馆藏品达.98万件(套)。这是广东在文化强省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果之一。

近年来,广东始终把文化强省建设纳入“1+1+9”工作部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努力塑造与广东经济实力相匹配的文化优势,做好一张又一张“文化答卷”。其中,在公共文化、文艺创作、文化遗产方面,成绩令人振奋。

公共文化答题:覆盖全面

“三馆合一”省级标志性文化工程开工建设,该项目主体结构已于近日封顶;中山市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三三三”工作模式被文化和旅游部向全国推广;年12月底,汕尾市文化馆过渡馆建成开放……

五年来,广东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为人们提供更多文化阵地和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务。目前,广东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基本实现省、市、县、镇、村五级全覆盖。全省涌现“粤书吧”、智慧书房、读书驿站等多家新型阅读空间,公共文化设施网络进一步织密。公共图书馆总藏量等多项指标位居全国首位,广州图书馆连续6年基础服务量居全国第一。

文艺创作答题:精品迭出

话剧《深海》获得第十七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全国首部4K粤剧电影《白蛇传·情》票房达到.7万元,成功登顶中国戏曲电影票房榜首,并刷新了中国戏曲类电影票房历史纪录;曲艺作品《大营救》获得第十八届“群星奖”……

五年来,广东注重艺术精品的创作和展演,文艺精品迭出不穷,满足“老广们”的文化需求。“十三五”期间,全省创作多台大型主旋律剧(节)目,演出总场次超过4万场。舞剧《醒·狮》、舞蹈《与妻书》、粤剧《白蛇传·情》、潮剧《李商隐》、广东粤剧院曾小敏、广东潮剧院林燕云等一批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和个人,分别荣获舞蹈荷花奖、文华表演奖、戏剧梅花奖等重要奖项。

文化遗产答题:焕发光彩

广东开平仓东遗产教育基地入选“全球世界遗产教育创新十大优秀推荐案例”;年、年广东英德青塘遗址、“南海I号”两个项目连续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年,全省博物馆开发文创产品款,实现文创产品收入.39万元……

五年来,广东注重对岭南文化的保护利用,加强考古成果的挖掘、整理、阐释,以“绣花功夫”让陈列在岭南大地上的文化遗产“活”起来。广东率先实施组建区域考古工作站、取消基建考古企业收费等举措。7个展览荣获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项,5个案例入选全国“非遗进校园”十大优秀实践案例和十大创新实践案例,打造了南粤古驿道、广州永庆坊等岭南新名片。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升格扩编为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清远英德岩山寨遗址入选“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填补岭南文明起源阶段聚落考古空白。

案例

让读者实现“一次办理,全省通用”

“粤读通”项目助力文化强省建设

今年的“4·23世界读书日”,“粤读通”2.0版本上线,为读者提供更便捷、内容更丰富的服务,助力广东文化强省建设。

“粤读通”是由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以下简称“省图”)提出并建设,实现全省域“一张网,一个码”,馆际读者服务共享的具体举措。该项目是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面向公众推出的首个针对个人应用服务的电子证照。目前,已有超过20万人次开通并领取了“粤读通”电子证照。

“作为省级图书馆,我们馆一直在思考如何在促进行业开放融合发展,推动省内图书馆服务一体化建设方面发挥引领带动作用。”省图副馆长吴昊告诉记者,年12月,省图提出了“粤读通”工程的设想,并得到省内各级公共图书馆的广泛共识,于广东图书馆学会年会期间启动项目建设。

该项目得到快速推进。系统自年3月开始开发工作,4月23日即完成首批9市10个省市级图书馆“粤读通”数字证卡在广东省“粤省事”平台开通建设;6月完成“读者各馆图书历史借阅记录查询”“在借图书一键续借”等功能;8月,实现“亮码进馆”“亮码借书”“网站扫码登录”等场景应用;10月,完成全广东省所有21个城市公共图书馆用户信息的互联互通,真正实现全省“一证通”。

到年4月23日,“粤读通”2.0版本上线,同时推出“阅读丰富您的生活”——广东省粤读通数字资源服务平台。该平台将逐步汇聚全省22家公共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包括电子图书、音视频资源等。读者在“粤读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42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