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剧《楚宫风云》里面楚平王之太子华建在宫中念了一段台词(1:18:46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我们都知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名言来自一代名君名相的故事,他们就是李世民与魏征。一次,唐太宗李世民召见魏征问道:“为何自古取得天下容易,而守住天下却非常困难?”魏征思索片刻答道:“臣民只求苟安于世不想收到刑罚,但他们却不怀念感激国君的仁德,表面上恭敬而在内心里却不服气。臣民对国君的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只是百姓;他们像水一样能够负载船只,也能颠覆船只。所以得天下民心者方能守住天下”潮剧《楚宫风云》取材自真实历史事件,史书上称为“费无极乱楚”。故事发生在楚平王在位期间,即公元前年―公元前年。李世民在位期间称贞观之治,共23年,从公元年登基至年驾崩。比楚平王晚了多年呢。让楚宫太子说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相当于他能未卜先知地知道后面一千多年后会有人会说出这段名言。那么,是太子华建穿越到唐朝,旁听了一代明君贤相的对话又回到春秋时期吗?那也不是。因为若要论载舟覆舟的版权,还要追溯到更早,那就是战国时期的荀子。荀子在《荀子·王制》:“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此之谓也。”荀子的生活时期在约公元前年-公元前年,仍然在楚平王之后年左右。那么太子华建是穿越到未来偷看了后来人荀子的著作了吗?也还不是。因为《荀子·王制》中上面引用的那句话出现了一个跷蹊的字眼“传曰”,可见荀子又是引用别人的话的。如果再往前追溯,太子华建引用的话可能就是前人的话了,潮剧《楚宫风云》就没有出现常识错误。我们看看有没有这种可能。我们知道所谓的“传曰”中的“传”,最早指的是《春秋三传》,即《左传》、《谷梁》、《公羊传》。这三本书都是为《春秋》作的解释。既然它们都是为《春秋》作的解释,那么它们的成书时间就要比《春秋》迟一些。而《春秋》是中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记载了上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年),下迄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年)。即是说,《春秋》的成书时间不会早于公元前年,这个时间与楚平王的去世时间公元前年一对比,我们就知道,《春秋》写于楚平王之后,那么《春秋三传》的这个“传”更迟于楚平王生活时间了。楚平王太子华建说的那句话,仍然是引用后来人的,《楚宫风云》没能逃脱犯了历史常识错误的指责。但是,这么去拘泥一句话能不能说,也没有多少意义,重要的是,要看这句话在剧中有什么作用。至少在《楚宫风云》,这句话表明了太子华建的身份,也传达了他是什么样的人,也算是四两拔千斤吧,够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6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