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剧,是潮汕地区居民的精神文化支柱,亦是精神食粮,更是一方特色。
潮剧《龙井渡头》潮剧传承与发扬离不开相关从业者的敬业奉献,更无法脱离各剧场与戏班的承托,正是大大小小剧院与场馆给予了潮剧艺术更多的成长空间,使潮剧艺术得到了普及、保护与发扬。
可以说,优秀资源的荟聚与融合是潮剧发扬与传承的根本,也是潮剧戏班发展的源头,而说到戏班,就不得不提起正顺、源正、怡梨、玉梨、赛宝、三正这六大潮剧戏班。
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追溯一下这六大戏班对潮剧艺术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吧!
细数那些令人难忘的六大戏班
正顺潮剧团
老正顺香班,50年代后改称为正顺潮剧团,前身为官塘中正兴班,清末转卖澄海外砂。拥有姚璇秋、郭石梅、吴美松、谢清足等老艺人,以及他们演出《扫窗会》、《长城白骨》等著名剧目。年与玉梨剧团合并,改称为汕头市潮剧团。
正顺潮剧团《扫窗会》抗战时期,该班广聘名师优伶,有名教戏先生晋元、良宗,鼓师万丰,乐师陈丙福、王炳意,名丑乌必大目,名旦陈锦州、如音等。
该班曾排演《琵琶记》、《大红袍》、《扫窗》、《金莲戏叔》、《拒父离婚》、等一大批深为群众乐于欣赏的长连戏和折子戏。
老正顺香班也是较早接受戏剧改革、废除班主制与童伶卖身契,实行工人民主管理的戏班。
解放后,正顺潮剧团于年派出旦角林玉英参加中南区戏剧汇演,扮演《陈三五娘》中的五娘,获得剧目优秀奖。年该班与粤东实验潮剧团合并,增添名演员姚璇秋、萧南英等。排演名剧《扫窗会》、《陈三五娘》,代表汕头地区专业潮剧团上省汇演,荣获奖励。年,该团抽调姚璇秋等一批艺术骨干支援建立广东潮剧团。
源正兴班
原名为老源正兴班,50年代时更名为源正潮剧团,后作为基础组成了潮剧院的第二团。
清光绪末年由潮阳县下林黄乡(今属潮阳市)人组建,后经多次易主,但因《泰德避雨》、《秦雪梅咬指》、《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等著名代表作,广受潮剧迷欢迎。戏迷有句口头话:老源正,无看心头痛。足以一撇源正在潮剧迷心中的地位。
著名剧目:《梁山伯与祝英台》剧团中,有主要文艺骨干马飞(导演、作曲),洪妙(女丑),陈丽华(小生),吴丽君(青衣)。
怡梨潮剧团
怡梨潮剧团(原名老怡梨班),现为广东潮剧院属第三团。
由揭阳县白塔古沟乡张式宝于年创立。先后创作上演《二度梅》、《三门街》、《杜王斩子》、《柴房会》等剧目。后来,剧团聘请卢吟词、黄金泉等潮剧界知名人士使剧目的艺术质量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逐渐跻身于潮剧六大班行列。
经典潮剧《柴房会》在戏班激烈竞争年代,老怡梨在“斗戏”时潮中斩获了“潮剧冠军”的美誉,其实力可见一斑。
其实,老怡梨班并不局限于潮汕各地,还多次赴泰演出,为潮剧传播作出了巨大贡献,也成为了华侨与家乡联络的情感纽带,同时老怡梨班还勇于创新,创作《川岛芳子伏法记》等新剧,不仅激发了民众的爱国主义情怀,也为潮剧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解放后,怡梨潮剧团录取了范泽华、沈静玲、黄佩芳等名角,增强了该团的艺术力量。
老玉梨春班
原名为老玉春香班,潮安县彩塘金砂乡陈胜阳创办于清代末期,以青衣戏出名。年并入广东潮剧院,以该团为基础组成潮剧院第四团。年复名玉梨潮剧团,年并入新组合的汕头市潮剧团。
解放前,老玉梨曾聘请画师谢良田绘景,采用新的布景方式,呈现出更精致的演出效果。除此之外,戏班还特别重视武戏,曾聘请京剧武师传艺。
玉梨潮剧团《包公会李后》解放前后,该团的艺术骨干有林舜卿、黄清城、翁全、陈木龙等。代表剧目有《双喜店》、《蓝继子》、《火焰山》、《三气周瑜》等等。其中最为成功的莫属《火焰山》,一度达到“无论城乡,所到之处,三场连演,场场爆满”的程度,观众尤其赞叹其武戏之独到。
赛宝潮剧团
原叫做老赛玉丰班,年由饶平县吕钓璜集中民间一批潮剧艺人组成,在潮汕、惠阳、闽南等地演出,主要剧目有《孟姜女》《秦雪梅吊孝》等。
赛宝潮剧团《宝莲灯》解放后,赛宝潮剧团有名编剧王菲,名演员黄添和(老生)、方紫(旦)、吴巧成(小生)。演出的古装剧目有《救风尘》、《宝莲灯》等一大批名作。在中国唱片公司组织潮剧各大剧团录制唱片时,第一个灌录成功,通过录制各项要求的唱片,也是出自赛宝潮剧团之手,这张唱片的名字是《荔枝换绛桃》。
广东潮剧团成立之后,六大班中抽调了部分骨干到赛宝潮剧团,赛宝潮剧团也因此保持着较高演艺水平,深得观众喜爱。
三正潮剧团
原名三正顺香班,由清末澄海外砂凤窖乡班主陈家泽买入三玉堂戏班组建。上世纪三十年代,曾多次往香港、南洋、上海等地演出,深受观众喜爱。
《火烧临江楼》唱片解放前,三正潮剧团拥有不少知名艺人:如名编剧谢吟,名导演卢吟词等。解放后,这些名人仍留该团,成为艺术骨干。
三正潮剧团的名剧有《人道》、《空谷兰》、《樊梨花》等。该团多在城乡进行艺术演出,斩获了不少粉丝。解放后,该团吸收了一批青年演员,如吴婵贞、陈馥闺、吴丽珊等,成为潮剧界第一个尝试女小生代替伶童的剧团。剧目《火烧临江楼》更是拍成电影,成为潮剧第一出电影戏曲片。优秀剧目还有《反登州》、《牛郎织女》、《杜十娘》等。
小结:
中国的人文与艺术在历史的作用下不断发展与变迁,为炎黄子孙留下一笔又一笔精神财富。然而,纵观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仍有不少即将沦为后继无人的状态。
在潮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进程中,除了六大戏班外,还有不少贡献卓越的团体与从业人员,正是他们的力量与智慧,才让潮剧这门优秀的传统艺术得到更好的发展与保护。
让我们以最诚挚的敬意,向老一辈的艺术家和为潮剧事业做出贡献的从业人员致敬!
我们也当不辜负前辈们的期望,以戏承情,用心演绎每一个角色,不忘初心,敬畏传统,同时在传承中创新,创作并演绎出更多、更好的剧目及角色,将潮剧艺术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