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孤儿》是一部著名的历史剧,与《窦娥冤》《长生殿》《桃花扇》并称中国古典四大悲剧。后被改编为京剧、潮剧、秦腔、话剧、豫剧、越剧、晋剧等剧目,近些年又被改编为影视作品,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然而,《赵氏孤儿》的历史真相,与影视文学作品所演绎的情节,有着相当大的出入,可谓大相径庭!此节详见前作《《赵氏孤儿》背后的真相!起源于一桩难以启齿的通奸事件》。
这里,重点要说的是,在《赵氏孤儿》(史称“下宫之难”)这桩惨案中,晋景公作为最终决策者,可以说是屠杀赵氏满门的始作俑者,最后落了个怎样的下场?
注:文中主要参照历史典籍,远离杜撰和演绎,有不同观点,欢迎探讨交流。
下宫之难,赵氏遗孤
公元前年,晋国的执政大臣兼中军元帅栾书,伙同下军佐将郤锜,陷害曾经是晋国势力最大的世卿赵氏,诬告赵同、赵括兄弟欲图谋反。
国君晋景公正有削弱世卿的意愿,也就信以为真,派军攻占赵氏的下宫,将赵同、赵括满门抄斩,曾经煊赫一时的赵氏家族惨遭灭族。
孤寡的赵庄姬带着年幼的儿子赵武,躲在哥哥晋景公的宫中,才幸免于难。史称“下宫之难”。
一、赵氏拥立,居功至伟
在“下宫之难”中,晋景公是最终的决策者,应该是这桩惨案的始作俑者。
然而,晋景公恐怕没有忘记,当年父亲远在周都洛邑当人质,是在赵盾一手扶持之下,才登上国君宝座的。
公元前年(灵公十四年),骄奢无道不得人心的晋灵公,被赵穿弑杀于桃园。晋国的执政大臣兼中军元帅赵盾,主持晋国朝政,派弟弟赵穿从周都迎来襄公弟(文公子)黑臀,即位晋国国君,是为成公。晋成公去世后,其子晋景公即位。
按说,晋成公、景公父子能够当上晋国国君,赵盾可谓居功至伟。然而,就在距离当年晋成公即位仅仅24年后,晋景公竟然将赵盾之后屠杀殆尽!
“下宫之难”仅仅过了两年之后,晋景公的报应就到了——病入膏肓的一国之君,竟然掉进茅坑中淹死了。
二、厉鬼索命命不久矣
公元前年(景公十九年)夏,景公病重而死,遗留命立太子寿曼做国君,是为晋厉公。
晋景公在生病之初,曾做了一个恶梦。梦见一个厉鬼,长发披地,顿足捶胸,厉声说道:“你杀我子孙,这是不义之举。我就要复仇,已经得到上天的允许!”厉鬼毁掉宫门、寝门,追着晋景公一直到内室之中。这个厉鬼,显然是赵盾所化。
晋景公恶梦醒来,心有余悸,召见巫人桑田的询问吉凶。巫人直言不讳的说道:“君王命不久矣,吃不到新收的麦子了!”
《左传·成公十年》记载:晋侯梦大厉,被发及地,搏膺而踊曰:“杀余孙,不义。余得请于帝矣!”坏大门及寝门而入。公惧,入于室。又坏户。公觉,召桑田巫。巫言如梦。公曰:“何如?”曰:“不食新矣。”
三、病入膏肓名医束手
晋景公的病情很快加重,从秦国请来名医缓为自己治病。医缓还没到,晋景公又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疾病变成两个小儿在争论,一个说:“这次来的名医,恐怕会伤害我们,往哪儿逃好呢?”另一个说:“我们就待在肓的上边,膏的下边,看他拿我们怎么办!”
医缓诊查病情后,摇头说道:“此病无法医治了!病在肓之上,膏之下,灸不能用,针达不到,药力也达不到。”晋景公回想梦中情形,也知病情无法挽回,厚赏礼物送他回去。
《左传·成公十年》记载: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公曰:“良医也。”厚为之礼而归之。
四、要吃新麦淹死茅坑
六月初六日,晋景公想吃当年新收获的麦子,便让人烹煮好端到面前,还特意召来巫人桑田,把煮好的新麦给他看——看看到底是谁吃不到新收的麦子,之后便愤恨的杀了他。
景公杀桑田泄愤之后,端起碗刚要进食新麦,突然肚子发胀,便放下碗先去厕所,不想竟然跌进茅坑中淹死了——到底也没有吃到新收的麦子!
《左传·成公十年》记载:六月丙午,晋侯欲麦,使甸人献麦,馈人为之。召桑田巫,示而杀之。将食,张,如厕,陷而卒。小臣有晨梦负公以登天,及日中,负晋侯出诸厕。遂以为殉。 “下宫之难”仅仅过了两年之后,晋景公就遭到了应有报应——病入膏肓,淹死在茅坑之中。
作为严谨的史料,《左传》中详细的记载了晋景公病死的离奇过程,其中不乏有传言之语,还有唯心主义的浓重色彩。
尽管已经过去两千多年,还是从中能够明显的感受到,作者对于忘恩负义之人口诛笔伐的强烈心声。
文/浩荡长风掠时空
回味历史文化,下期更精彩。
欢迎大家点赞、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