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吉安用乡音考古留存百年祖歌欧

中科荣膺公益中国 https://m.39.net/disease/a_6169057.html
在马来西亚,张吉安被称为“乡音考古工作者”。十多年来,他已为多位长辈留存下他们记忆中中国原乡的歌谣、戏曲、谚语和童谣。他说,如果没有有心人去做搜集和记录工作,很多乡音也许就会随着一位位长辈的去世而尘封于时光中。中新社报道,在马来西亚北部吉打州农村长大的张吉安,奶奶和外婆祖籍都在中国广东。在张吉安小时候,祖籍潮州揭阳的外婆和祖籍顺德的奶奶都会和他说家乡方言,有时还会带他去看潮剧等戏曲表演。这让张吉安从小就对“乡音”产生了兴趣。年左右,张吉安的奶奶和外婆先后离世,留下很多歌册和戏曲唱片。带着对长辈的怀念,张吉安开始阅读这些遗物,并向很多老人家请教歌册和戏文中生僻词的读音,“由此开始对乡音考古”。年,张吉安进入马来西亚的电台工作,并开设了乡音的专栏节目,从此,“乡音考古”从兴趣转为他正式的工作。他所主持的乡音节目得到很多长辈收听和喜爱,也有很多长辈专门打电话来为他提供线索,让他得以了解到更多特殊的乡音,采集乡音的范围也扩大到全马各地。张吉安说,采集乡音并不是简单地找到长辈而后录制。通常每次接触到一位老人家,他都要和他们先聊上一整天,从老人家的祖籍地,从他们或他们祖辈下南洋的过程聊起。“毕竟歌谣等乡音本身一定要延伸到传唱者的个人背景,问得越多,老人们往往能记起更多的歌谣,”张吉安说,有时原计划只是去采集一两首歌谣,但谈过几个小时,“能够收集到十首以上的歌”。录制采集只是乡音考古的第一步。在录制下来的歌谣、戏曲中,有很多方言张吉安也听不明白。他就会去向各地会馆中的长辈请教;甚至有时还要靠方言词典一个字一个字地去比对查找。马来西亚华人文化工作者张吉安走遍马来西亚大小乡镇,采集不同籍贯老人的乡音故事,也留存很多与各地乡音有关的藏品。图为张吉安正在向老人采集乡音。(图片来源:中新社)“这就是乡音考古的意义!”张吉安说,这些录制下来的歌谣戏曲,其中很多方言词汇都很生僻,马来西亚华人已较少使用,和中国国内如今的表达方式也不太一样。而每次辨识出一个生僻词,在张吉安看来,就如同保留下一件珍贵的古董。他曾答应一位老人家去采集乡音,但因为各种原因拖延了一年都未实现。有一天,老人的孩子联系张吉安,告知老人家已经病重,但还能够说话,希望能在生命最后时刻,将自己的乡音留存下来。张吉安立刻赶去,了解到很多当年陪伴老人从故乡到马来西亚的潮州歌册。不久,老人就去世了。“我很庆幸自己最终完成了老人的文化记忆传承。”张吉安采集的乡音涵盖福建、广东、海南、广西等地,其中有摇篮曲、过番歌、叫卖歌等歌谣、童谣;还有一些民间谚语、顺口溜;也有潮剧、粤剧、南音、歌仔戏等民间曲艺;甚而包括婚丧喜庆的音乐,宗教仪式的音乐和歌曲。渐渐地,他的搜集工作从乡音扩展到戏班演员手抄的戏本和留下来的行头、侨批、从中国带过来的手抄歌册及木鱼书等。就在去年,张吉安将自己多年的工作整理成《乡音考古:探寻土地上的百年祖歌》一书。他说,中华传统文化和乡音过去在马来西亚得到较好的保存。但是,随着时代变迁,很多年轻人也对乡音日益陌生。他希望通过自己的抢救和记录,帮助年轻人能继续传承传统文化。马来西亚汉文化中心主席、中国-东盟商务协会总会副会长吴恒灿近日专门主持文化交流会,请来张吉安谈他的“百年祖歌”。吴恒灿说,马来西亚华人来自中国许多省份,也相应留存了各地的乡音。虽然华人社交活动中更多用普通话交流,但家庭之内、同乡之间,很多人还是习惯用方言乡音交流,以此增进彼此亲切感。“乡音可以说是海外华人文化基因的重要认同,也是中华文化在海外传承的脐带之一,”他说,对乡音的保存、收集,体现的是马来西亚华人对文化传承的重视,“是很有意义的工作”。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75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