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康网11月8号讯记者张玉荣实习记者柯深镕11月7日,由广州市委宣传部、潮州市委宣传部指导,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潮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共同主办的“广州·潮州非遗精品展”在广州塔一楼环形展廊亮相。本次展览是广州与潮州两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首次携手举办非遗主题展览,旨在通过两地非遗项目的对比式呈现和场景化展示,让游客切身感悟岭南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广州和潮州同都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习近平总书记年考察广州,今年考察潮州时,都十分关心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广州作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市级以上非遗代表性项目项,其中人类非遗代表作2项、国家级项目17项、省级项目81项。潮州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市级以上非遗代表性项目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5项、省级项目23项,同样实力雄厚。
广州·潮州非遗精品展
本次展览采用对比展示的方式,可以直观看到两地非遗的特点。这次展览是非遗进景区的一次尝试,让非遗由街巷、作坊、工作室走向市场、走向社会、走向百姓生活,以此来加快传统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步伐。
展览共展出两地精品45件套,其中广州18件套,潮州27件套,这些作品分三大类:绣、彩、雕。绣是刺绣,一针一线尽显山河锦绣。彩是釉上瓷,一笔一划勾勒千年繁华。雕是雕刻,一琢一磨诠释匠人精神。作品选取上有最传统的,也有最新的,体现了传承发展;展陈上采用对比的方式,参观者可以很直观地看出两地同类作品的特色,比如广绣精工细作、潮绣立体丰满;广彩如万缕金丝织白玉;潮彩或通花镂空或国画入瓷;广作为国内三大流派,繁复厚重;潮州木雕五彩装金。
广州·潮州非遗精品展
为营造两地非遗多姿多彩的浓郁氛围,展览还设置了绣、彩、雕三个艺术场景,以及多个互动打卡点,给游客以穿越古今的时空交织感。
对于本次展览,广东省政府文史馆馆员、广东省非遗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春雷表示:“广州和潮州,以文化为媒,联手举办非遗精品展,非常有意义。广府文化和潮汕文化都是岭南文化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联袂展示,不仅彰显了各自的历史、文化、艺术特色,而且会更加催生岭南文化的融合度和多样性。这次展出,会给广大市民和参观者,带来不一样的视觉冲击和更加丰富的文化思考。”据悉,展览将持续至12月31日。
11月7日晚,“广州·潮州非遗精品展”还推出了重磅子活动——“粤潮粤精彩——粤剧、潮剧戏曲交流”专场演出。
本次专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年视察广州及今年视察潮州期间对戏曲文化的指示精神,依托“粤韵广州塔——名家周末大舞台”惠民演出品牌,邀请广州粤剧院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黎骏声、苏春梅、吴非凡,潮州市潮剧团著名潮剧表演艺术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潮剧代表性传承人郑舜英,和陈潮钦、王流书等名家,与广州粤剧院的李伟骢、莫燕云,潮州市潮剧团的黄奕凯、黄学嫩等新秀同-台献艺。
潮州市潮剧团成立于年,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在粤东和东南亚一带享有较高声誉,被观众誉为“名城之花”。潮剧团精心挑选了古装潮剧《二度梅》《齐王求将》、现代潮剧《韩江纸影人》,以及潮剧大联唱《梨园欢歌》赴专场进行展演。
潮剧《二度梅》选段,郑舜英饰演
广州粤剧院作为全球最大的粤剧院团之一,蜚声海内外,本次专场演出精选粤剧《花笺记》《杨门女将》选段、现代粤剧《清水河畔》选段,以及《龙腾虎跃竞比高》等多个优秀作品。
粤剧《花笺记》选段,黎骏声、苏春梅饰演
粤剧《杨门女将》,吴非凡饰演
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带动文化事业取得大发展大繁荣。当晚,晚会分别选取了粤剧、潮剧在新时代创作的艺术佳作进行展示。其中,广州粤剧院的青年艺术家李伟骢、莫燕云演出了现代粤剧《清水河畔》选段,该剧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作为戏剧立意,展现出当下具有广州特色的新农村面貌,深入探讨挖掘“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意义,反映了广州作为“先富起来”的城市,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积极重视让广大人民群众在精神和文化上“脱贫致富”。潮州市潮剧团青年艺术家黄奕凯、黄学嫩演出了现代潮剧《韩江纸影人》选段“对偶相思”,该剧以“新中国成立70周年、《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为时代主题,讲述潮州纸影(铁枝木偶)戏班几十年的恩怨情仇。
此外,本次专场还演出了潮剧大联唱《梨园欢歌》和粤剧《璀璨梨园耀岭南》。两个节目均以盛大的阵容分别展示了潮剧、粤剧的各行,展现两个剧种在新时代发展欣欣向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