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潮讲述百年潮汕故事姚璇秋点赞人

刘军连简介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793/yuyue/
羊城晚报记者艾修煜由广东潮剧院原创出品的大型现代潮剧《望海潮》近日在汕头举行首演录制。该剧依托潮汕地区的侨文化,从上世纪30年代潮汕人“下南洋”的往事一直讲述到年的战疫故事,时间跨度近百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潮剧代表性传承人、著名潮剧表演艺术家姚璇秋亲临现场观看演出,她评价:“《望海潮》紧跟时代步伐,把侨文化搬上舞台,讲述侨乡故事,戏剧性很强。该剧体现了传统文化根脉传承与时代艺术创新审美的结合,是一部剧情处理上贴近生活、具备写实感的剧目。”据悉,潮剧《望海潮》还将于汕头电视台《潮剧黄金剧场》及线上多平台播放,供更多潮剧迷欣赏。姚璇秋(右)与陈晓琳企业火热搞生产功夫茶舞送夫“下南洋”回望百年,展现潮汕人家国情怀《望海潮》通过时代脉络展现了潮汕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剧中既包含了百年华侨的奋斗史,也展示了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还描绘了“一带一路”的美好愿景。作品糅合乡情、亲情、友情、爱情和新时代潮汕人与华侨的家国情怀,刻画出潮汕人的“潮人精神”。剧中百岁老人红花奶奶由国家一级演员黄丹娜扮演,国家一级演员曾惠刚扮演谢阿宝,王锐光、杨伟丹、蔡财旺、沈锦芬等优秀演员也加盟其中。可以说,《望海潮》涵盖了老中青三代潮剧人才。该剧总导演、编剧陈晓琳表示,潮剧演员的专业、专注和对潮剧的热爱让《望海潮》的排练非常顺利:“他们对于现代舞台语汇的态度很开放,吸收能力也很强。包括那些特别年轻的演员,他们热爱潮剧,很努力地追求艺术梦想,那股执着劲儿让我很感动。”为了讲好潮汕人民爱国、爱乡、爱家的动人故事,创作期间,陈晓琳多次到潮汕地区采风,接触了众多在改革开放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时代弄潮儿,这成为她塑造角色的灵感来源。她透露,剧中男主人公周兴潮的原型是一位经历了时代浪潮的潮汕企业家:“他身上有很多时代元素,比如知青、返城、招工、下海、创业等。这个人物让我找到了舞台创作的支点,让我一下子就兴奋起来。”陈晓琳还将命运的无常和普通人的悲欢离合融入到时代的洪流中,引发观众的共情:“举个例子,我们这个剧里的爱情故事称得上坎坷——男女主人公相知相爱,却在阴差阳错中错过彼此。这样安排,其实是为了纪念当年那些送丈夫‘下南洋’的潮汕女子——她们中的很多人也曾跟爱人‘一别一生’,直到白头也无法等回自己的丈夫。”守正创新,融入现代音乐剧元素作为曾获全国播音主持界最高荣誉金话筒奖的主持人,陈晓琳近年来成功转型为一名戏剧人,参与创作了《青天之端》《血色三河》《绿水·乡愁》等多部主旋律音乐剧,她担任编剧和作词的原创音乐剧《烽火·冼星海》荣获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和第十三届广东省艺术节优秀剧目一等奖。此次在《望海潮》中担任总导演,陈晓琳坦言曾有过犹豫,“确实有压力,毕竟潮剧对我这个非潮汕人来说是个陌生领域”。创作前期,陈晓琳看了大量资料和潮剧经典剧目,逐渐领略到潮剧的魅力。“地道潮汕味”是她的首要追求:“作为一个拥有数百年历史的传统剧种,潮剧有非常完整、相对固定的程式,唱念做打都很有特色。很多舞台上本来难以表现的内容,比如翻山越岭,潮剧用几个跟头就表达了。我们还在剧中特别融入了功夫茶、侨批、潮绣、过番等潮汕文化元素。”陈晓琳还大胆尝试在传统潮剧中融入音乐剧的语汇。“我把一些我比较擅长的、取自音乐剧的现代语汇植入到传统潮剧中,比如抽象写意的舞蹈和多媒体影像等。我觉得这是一种双向借力——既保留传统潮剧的特色,又能让《望海潮》年轻、时尚起来。”此外,该剧的小调式音乐在保持潮曲潮乐传统元素的同时,也增强了旋律上的现代感。剧中的四段功夫茶舞是陈晓琳认为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点睛之笔,她介绍:“十二位女孩扮演茶精灵,通过潮汕功夫茶‘一壶山一壶水一壶乡愁’的象征内涵,把潮汕大地上的‘变与不变’呈现出来。舞美上,我们也做到了一步一景,茶叶飘落的同时,屏幕上也会飘过不同年代的街景。用多场景灵活的切换,让观众看得更投入。”上世纪30年代潮汕人“下南洋”的“过番三件宝”,以及上世纪80年代的收音机、可口可乐,上世纪90年代的“大哥大”、电视机,千禧年后的IPAD等各种充满时代特色的事物和文化符号也被植入剧中。陈晓琳希望:“它们所承载的集体记忆能引发观众的共鸣。”原标题:首演获潮剧表演艺术家姚璇秋点赞《望海潮》讲述百年潮汕故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7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