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研究潮汕戏剧大观四

《潮汕戏剧大观》

主编:陈韩星

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编印

第二章潮剧剧目(上)

在近现代的发展史中,20世纪的一百年,是潮剧发展最快、变化最大、衰落与繁荣交替的一百年。百年来,潮剧上演过数以千计的剧目。众多的剧目,内容芜杂,莨莠并存;如果我们回过头来对百年的剧目加以审视,不难发现,有四个类型的剧目支撑着百年潮剧舞台的大厦,交织成百年潮剧的风貌。这四类剧目,就是20世纪初至30年代的文明戏、时装戏;几经盛衰的传统剧目;以及20世纪50年代的新编历史剧和现代剧。

第一节钤上时代印记的文明戏、时装戏

潮剧是古老的剧种,但潮剧所处的地理环境,使它比较早地接触西方文明。汕头开辟为通商口岸之后,潮汕人向东南亚移民日多,潮汕成为有名的侨乡;广东又是民主革命的发祥地,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思想在广东各地有广泛的影响;“五四”运动前后,潮汕以及侨居东南亚一带的青年知识分子,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以改造旧文化为宗旨,拿起笔来写潮剧,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潮剧舞台上出现了文明戏。文明戏原指话剧。鸦片战争后,西风东渐,欧洲的戏剧也传到中国。北京、上海等地相继出现了话剧团体,上演欧洲话剧。时值辛亥革命前后,“文明”二字极为时髦,凡社会上出现的新事物,常常冠以“文明”“改良”字样。话剧既新,也冠上“文明”二字,称为文明戏。后来艺人把根据政治时事或现实生活编写的时装戏,也称为文明戏。20世纪初潮剧演出的文明戏,如《林则徐禁鸦片》《袁世凯》《黎元洪》《徐锡麟》等,都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是现实生活中政治时事的反映。例如反映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林则徐禁鸦片》一剧,写林则徐因办案有功,再赴广东查禁鸦片,查获英商鸦片二船,烧于虎门;英商回国报告,英首相命大将飞天龙率兵来犯。林则徐早已有备,飞天龙大败逃往浙江,浙江守将李顾素无防备,被飞天龙打败。帝听耆英之言,命林兆棠带旨将林则徐撤职充军,另派直隶总督琦善与英议和。琦善尽撤兵防,飞天龙忽回兵,琦善仓卒应战,被擒投降。飞天龙放其回京。关天培奉旨出兵,被杀。飞天龙趁机攻长江,吴淞守将陈化成阵亡,英兵围南京。帝恐甚,登城求敌退兵,答应割香港、赔款、开五口通商,飞天龙回军广东,纵兵奸淫掳掠,被平英团困于三元里。清将江世杰奉命率御林军往救,敌方得脱。平英团群情愤激,共商革命。全剧的故事脉络,简直就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经过的演绎,带有很强的时事宣传性质。

文明戏中有一类是改编电影故事或西方话剧,如《孤儿救祖记》《人道》《渔光曲》《姐妹花》《空谷兰》《少奶奶的扇子》等。这类剧目或反映阶级压迫、暴露社会黑暗;或宣传男女平等、反对封建包办婚姻,带有鲜明的民主思想。例如根据同名电影改编的《渔光曲》,剧本写东海渔民徐福,被渔霸何仁斋逼租惨死海上,徐妻也被迫到何家当奶妈抵债,奶养何仁斋之子子英,徐妻的一对孪生子女小猫小狗则由祖母带养;子英与小猫小狗,同在渔村长大。十八年后,小猫小狗继承父业,仍租何家渔船出海,子英则奉父命出国攻读渔业。后徐家姐弟二人偕其双眼失明的母亲流落到上海,子英则学成回国在上海开办渔业公司,这穷富两家在上海经历了一段生活遭遇。何子英最后公司破产,与徐家姐弟回到渔船捕鱼为生。

40年代抗日战争时期,爱国的知识分子和农村、学校广大业余剧团,继承文明戏、时装戏反映现实生活的传统,纷纷创作上演了一批宣传抗日的潮剧。例如揭露日军在南京大屠杀罪恶的《都城喋血记》;根据日军女间谍川岛芳子的罪恶史实编写的《川岛芳子伏法记》等,都是有影响的宣传抗日救国的潮剧。

文明戏、时装戏的数量不多,但它为潮剧舞台带来一股时代的气息,而且在唱腔音乐和表演艺术以及舞台美术等各个方面进行了革新的尝试,为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历史剧和现代剧的创作演出积累了经验。

第二节体现潮剧特色的传统剧目

传统剧目是潮剧剧目的主体,百年来几经盛衰仍屹立于舞台的也是传统剧目。众多的知名艺人依赖于传统剧目而出名,50年代潮剧也以传统剧目饮誉京华。30年代一曲“王金龙命中不幸……”至今还在潮汕城乡传唱,《桃花过渡》的小调超越时空并凝聚了多少潮外游子之心。传统剧目是潮剧艺术的载体,优美的唱腔和精彩的表演依附于传统剧目而代代相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少潮剧拍摄成电影,如《荔镜记》《苏六娘》、《刘明珠》《告亲夫》《火烧临江楼》《张春郎》《烟花女与状元郎》《闹开封》《王茂生进酒》等,是潮剧传统剧目的精品;被誉为“百花潮中的三块宝石”的《辩本》《扫窗会》《闹钗》是传统潮剧的瑰宝。“李三遇鬼倾场噱,庞女逢夫彻骨哀”,《柴房会》《芦林会》使生活在北方的老戏剧家也“愿得此生潮汕老,好将良夜傍歌台”(见张庚题潮剧诗),这是传统剧目的魅力。

潮剧传统剧目部分来自宋元南戏和明初传奇,像《琵琶记》《珍珠记》《荆钗记》《白免记》《彩楼记》等,历史悠久。年在揭阳出土的明代嘉靖年间抄本《琵琶记》,以潮州方言演唱。据专家考证,该抄本是别于“陆贻典本”和“巾箱本”的第三本最接近高则诚原著的戏班演出本,说明潮剧演出《琵琶记》已有四、五百年的历史。四百多年来,这个元代的古老剧目在潮剧舞台上绵延不断,至今,舞台上还有《墓前别》《琵琶上路》《伯喈认像》等单折的演出。《伯喈认像》保留了古老的曲牌唱腔音乐,成为汕头戏曲学校的教材,是学生必修的剧目。

潮剧传统剧目有一类是根据本地人物故事编写的,如现在传世的明代剧本《荔镜记》《金花女》《苏六娘》。这类剧目富有地方生活特色,保留了明代潮汕的人情风俗,不但有艺术价值,还具有地方人文研究的价值。

《荔镜记》(也名《陈三五娘》)是迄今有剧本传世的最古老剧目之一。已发现明代有两个刻本,一本刻于明嘉靖丙寅年(年)的《重刊五色潮泉插科增入诗词北曲勾栏荔镜记戏文》(这个刻本有两个印本,一本藏日本天理大学,一本藏英国牛津大学),一本刻于明万历辛巳年(年)的《新刻增补全像乡谈荔枝记大全》(该本藏奥地利维也纳国家图书馆)。这两个刻本的基本情节相同,写泉州人陈三,送兄陈伯贤广南赴任,路经潮州,欣逢元宵节,上街观灯,邂逅潮州黄九郎之女黄五娘,因遗扇还扇,互生爱慕。时潮州豪富林大,垂涎五娘美色,买通媒婆李姐,向黄家说媒,黄九郎贪于林大财势,不顾五娘反对,允其婚事。陈三送兄嫂赴广南之后,重返潮州,在五娘绣楼下见到五娘。五娘见到属意的才子,惊喜间抛下荔枝手帕给陈三,陈三解其意,在其同乡磨镜师傅的帮助下,扮成磨镜匠到黄府磨镜,企望再见五娘,谁料失手打破黄府宝镜,乃趁机入府为佣。奈黄家家规森严,入府经年,也难接近五娘。后在婢女益春帮助下,陈三偕五娘逃离黄府奔往泉州。林大闻讯,告状于官府,将陈三捉回,下狱,并发配崖州。陈三被解押至海丰,遇已升迁的兄嫂,后在其兄官威之下,陈三平反,与五娘完婚,同归故里。这个曲折动人的爱情故事,从明代以来,绵延数百年,至20世纪50年代初,舞台上尚有《大难陈三》一折演出。

年,老戏剧家谢吟根据旧本,并参考梨园戏演出本,重新进行整理,剧名为《陈三五娘》,内容演至陈三偕五娘出走为止。年,该剧下半部,即陈三偕五娘出走后的故事,在吴南生主持下,由何苦(即吴南生)、魏启光、谢吟、李志浦根据明本及有关传说,进行整理,剧名为《荔镜记续集》。经过50-60年代两次重新整理创作,使这个古老的剧目重放光彩。

《苏六娘》与《金花女》,也是两个以本地人物故事编写的传统剧目,现有明代万历年间刊刻的《重补摘锦潮调金花女大全》(附刻《苏六娘》),藏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学研究所。《苏六娘》原是一出悲剧,写苏六娘与郭继春自由婚姻,遭到家庭反对,双双殉情。50年代由戏剧家张华云改编成喜剧,拍摄成电影后,在海内外影响很大。《金花女》自50年代以来,共有三个整理本,一本叫《金花女》(广东潮剧院演出),一本叫《金花牧羊》(潮州市潮剧团演出),一本叫《南荆钗》(张华云整理本)。苏六娘与郭继春,金花女与刘永,与陈三五娘的故事一样,在潮汕民间十分流传,不仅编成剧本,搬上戏台,还通过诗歌、歌册、歌谣等,对他们追求自由婚姻的行为加以歌颂、加以美化,这是这几个传统剧目一个共同的特点。

传统剧目中,属于地方题材,并且流传比较广的,还有《剪月容》和《龙井渡头》等。《剪月容》的内容,叙述明季慈溪进士冯元飚,授揭阳县令,宦途纳妾黄月容。月容天姿丽质,聪颖多才,常参案牍,献良策,助冯解疑案,甚受冯宠。冯之发妻苏氏,因妒成恨,乘冯外出之机,置毒于酒,害死月容,并剪毁容。冯归来闻讯痛绝。于离任途中,泊舟双溪嘴,将苏氏沉江,借江水以濯妒情。这是一个真实的事件,在潮汕流传甚广。月容无辜受害,得到人民群众的同情,至今揭阳郊区歧山月容墓尚存。人民不忍月容无后,又编了一出《龙船案》(即《剪月容续集》),叙述月容被害时,有一子在襁褓中,被义婢秋香抢走,取名天赐,后几经磨难,终于在冯元飚迁升兵尚书,出巡江南七省时父子相认,喜得团圆。

《龙井渡头》的内容,叙述穷秀才林绍,娶妻余美娘,余嫌林家贫,常借故吵闹。大比之年,林绍上京赴试,余趁机到龙渡头逼林离婚,林苦劝不听,终于写下离书。余得离书之后回娘家,由其母托媒再嫁,孰料再嫁之日,林绍得中归来,余又悔婚,欲与林重续旧好,为林拒绝,余母女只得狼狈退下。舞台以夸张的表演,刻划余美娘母女见利忘义、厚颜无耻的嘴脸。是一出有地方特色的讽刺喜剧。

来自明初传奇的《彩楼记》《白免记》《珍珠记》这类剧目,潮剧艺人在世代相承的演出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以潮汕人的道德观、价值观、审美观加以补充或删节,使之成为具有潮剧特色的剧目。《彩楼记》就是一例。《彩楼记》是一出早期的宋元南戏,也叫《破窑记》,元代也有此故事的杂剧。年澄海县文化主管部门在当地纸影班中发现一本比较古老的潮剧《彩楼记》演出本。这个古本没有明代传奇原作的“评雪辨踪”一折,询之于古稀艺人,也都认为潮剧向来没有这一折。“评雪辨踪”一折是写相府千金小姐刘翠屏抛球择婿,把绣球抛给穷儒吕蒙正,其父嫌吕蒙正家贫,不愿将女儿嫁给他,但刘翠屏不从父命,于是被赶出相府,与吕蒙正住于破窑。某日,天下大雪,刘母掂念女儿挨饿受冻,命家僮女仆送粮食到破窑给翠屏。吕蒙正归来,见家门口有男女足印,怀疑妻子不贞,夫妻闹了一场矛盾。这折戏表现了吕蒙正的迂腐多疑,有一定的戏剧效果。潮剧不演这折戏,想来不是艺人的遗漏,也许是前代艺人意识到这折戏有损吕蒙正的人物形象。试想,人家千金小姐与家庭决裂而愿意住破窑,你还怀疑她不贞,这不仅是迂腐的问题,还有损于吕蒙正的品德,看来,潮剧传统不演这折戏,也不是没有道理。这个古本这一折删去了,但在原著“祭灶”这一折中却大加发挥,增加了人物和情节。明传奇《彩楼记》“祭灶”一折剧情比较简单,写吕蒙正与刘翠屏住寒窑中,生活贫困,到了十二月二十四日,家家户户在祭灶神,吕蒙正家贫,只好端一碗清水三炷香拜祭,表现了吕蒙正夫妇甘于淡泊,以明其志。潮剧古本则写十二月二十四日,别家在操办祭品祭灶,刘翠屏过意不去,乃将她头上仅有的一只耳环叫吕蒙正上街换猪肉作祭品。吕蒙正换猪肉回来,正欲拜祭,忽然卖猪肉的屠夫窜进来,说那只耳环是假的,把吕蒙正痛骂一顿,猪肉被抢回去,刘翠屏有口也难辩。这折戏富有生活情趣,在笑骂中鞭挞了世人的势利。类似的例子还有,这说明了潮剧的传统剧目原著是“全国的”,但却有潮剧自己的特点。

在传统剧目中,有一些剧目从20世纪20—30年代一直到21世纪的今天,仍不断在舞台演出,《柴房会》就是其中之一。《柴房会》的内容,叙述货郎李老三夜宿客店,住于柴房,半夜被莫二娘鬼魂弄醒。李老三遇鬼,惊慌不已;莫二娘见他老实善良,遂向他诉说冤情。莫二娘原是良家女,因父母早丧,无所依栖,被歹人拐骗卖落妓院。莫二娘身在妓院,一心却盼望从良。后遇扬州商人杨春,被杨的甜言蜜语所骗,遂订鸳盟,并与杨回归扬州。谁料半途莫二娘生病,住宿客店,杨趁黄二娘病笃,竟捲其囊中积蓄而去。莫二娘悲愤至极,自缢于柴房中。李老三怜其遭遇,慨然招引莫二娘鬼魂,同往扬州,找杨春报仇雪恨。这是一个古老的鬼魂复仇的故事。其故事来源始见于宋代洪迈著《夷坚志》卷十五《张客奇遇》。明代冯梦龙小说集《警世通言》中的《王乔鸾百年长恨》的引子。清代钱咏的《履园丛论》中也载此故事。在潮州饶平,也流传《莫二娘打破鼓》的故事。传说莫二娘的故事发生在饶平旧县城三饶镇,当地尚有打破鼓旧屋。莫二娘这个古代被压迫欺凌的妇女形象,与敫桂英(《活捉王魁》)、李慧娘(《红梅阁》)、杜十娘(《活捉孙富》)一样,受到人民群众的同情,“生不能伸冤,死了也要雪恨”,寄托了受害者对邪恶势力、对忘恩负义者的反抗斗争的意志。这个戏之所以具有旺盛的艺术生命,也是与历代艺人在表演艺术上不断丰富创新分不开的。30年代,这个戏是以唱功出名,旦(莫二娘)、丑(李老三)有大段大段的唱腔,声情并茂,十分动人。60年代,这个戏重新整理,除了保存唱腔外,在李老三惊鬼一段增加了梯子功、椅子功的表演,成为一个唱做兼重、屡演不衰的保留剧目。

如果说50年代以前的艺人对传统剧目的增删改造是自发、自觉的,那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待传统剧目的整理、则是在政府制订的方针政策指引之下,有领导、有组织地进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潮剧遵循“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对旧剧目加以清理,剔除其糟粕,保存其精华,摒弃那些诲淫诲盗、迷信恐怖、低级下流的剧目,使优秀的传统剧目重放光彩。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传统剧目整理的工作,已故的广东潮剧院院长、潮剧理论家林澜在《整理传统锦出戏的体会》一文中加以总结,文章说:“几年来,我们遵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推陈出新的方针,先后整理了约多个传统锦出戏,其中达到一定水平的约20多个。《扫窗会》《辩十本》《闹钗》《芦林会》《刺梁骥》《闹开封》《活捉孙富》《赵宠写状》等8个,在北京、上海各地演出及本省会演中,都被评为比较优秀的剧目。”“我们整修的锦出戏大致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把毒草变为香花,如《芦林会》,原剧大力宣传封建孝道,经过整理,变成一出控诉和揭露封建孝道的好戏;第二种是把菁芜兼存的剧目去芜存菁,如《闹钗》《刺梁骥》《赵宠写状》的整理,都属于这一类;第三种是对原来已有相当基础的剧目,再充实和润色,如《扫窗会》《辩本》《闹开封》等,原来剧本的主题思想和人物情节都比较完整,我们只做了文字的加工和小地方的修改”(见林澜《论潮剧艺术》,下引文均此)。勿庸讳言,对传统剧目的整理也受到极左思潮的影响,在“阶级斗争天天讲”的年代,对传统剧目的整理也片面地强调阶级分析,给人物贴阶级标签。但潮剧在整理传统剧目时,大体上仍能比较客观地处理好一些关系,正如林澜在同一文中所讲到的:“我们在修整传统剧目过程中,紧紧掌握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依据阶级观点、阶级分析来改戏,这是发挥戏的人民性,加强戏的思想性的最主要依据。几年来,我们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对头,大多是站在人民的立场来看整个戏的思想倾向,根据作者的思想意识与戏里人物行动结合进行研究。我们在这方面做得好的算是《芦林会》《闹钗》等几个戏。在《芦林会》中,对庞三娘的敬老、爱夫、爱子作为劳动人民的美德突出发扬起来,把这些美德与封建的愚孝划清了界限。在《闹钗》中,我们通过阶级分析扫除了原剧芭蕉精袭胡家捣乱的迷障,显示出并批判了胡琏为代表的男性中心的封建思想。”当然,极左思想对传统剧目整理工作的影响也是很明显的,林澜在文章中也举了一个例子,文章说:“我们曾整理过《伯喈认像》,因为戏中有一个牛氏(伯喈的后妻),对赵五娘姐姐前姐姐后的叫,加上蔡伯喈—手牵着牛氏,一手牵着五娘,要一同上殿去哭诉,有人便认为是宣扬多妻制,于是把牛氏改成一个婢,弄得三人的关系奇奇怪怪的收场。”这一时期对传统剧目的整理虽然受极左思想的影响,有时代的局限,但50—60年代发掘整理了一大批传统剧目,成绩巨大,功不可没。

审核|陈少冰

校对|罗洁楠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1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