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针一线钩出多彩世界人民资讯

红粿桃、鼠壳粿、酥饺、云片糕、鱼册……一个周六的早上,记者来到龙湖区西南小学,该校走廊墙上的装饰图框中,“潮味”造型的手工钩花艺术作品栩栩如生,引人注目。在学校一隅,潮汕钩花艺术工作坊的学生们正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传统钩花技艺,十多名女孩子围坐桌子边,手执钩针,纱线在她们的巧手下交织穿梭,一件件精美的小工艺品逐渐成型。

非遗传承人进校园传艺

钩花是历史悠久的潮汕传统手工艺。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不少心灵手巧的潮汕妇女懂得这门手工艺,并靠此帮补家用。随着时代变迁,如今会手钩花的人逐渐减少,这种传统的潮汕工艺日渐式微。

记者采访获悉,结合学校附近新溪片区不少妇女都会钩花的实际情况,西南小学在开展美育工作中与非遗保护传承结合起来,成立“潮汕钩花艺术工作坊”,开设钩花手工课。“我们邀请国家级非遗项目抽纱传承人陈树泽老师进校指导,同时聘请部分学生家长担任校外辅导员,把潮汕钩花在传统的基础上作了创新性改进,以潮汕美食为主题进行创作,做成粿品、水果、茶具等‘潮味’造型工艺摆件,增强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西南小学校长陈培秋告诉记者。

六年级学生谢艺琦的妈妈被聘为学校钩花课程的校外辅导员。她说,自己幼年时就学会钩花帮补家用,学校举办该课程非常有意义,希望和老师们一起,把手艺传授给孩子们,在他们心中种下传统文化的种子。

教师自编手工针法教材

“老师们一开始利用PPT和教材进行上课,但这样的上课方式总觉得不够直观。”该校项目负责人陈映秀老师说,后来改为一边手把手教学,一边为学生讲解,孩子们掌握得比较快,提高班的学生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已经能够自己边看教材边完成作品,基础班的孩子经过十几节课的时间,也能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一件独立的作品。

“学校希望以潮汕手工钩花为载体,搭建学生兴趣爱好平台,更好地践行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培养时代新人。”据陈映秀老师介绍,把潮汕美食系列确定为钩花的教学内容后,老师们分工合作,钻研各类手工作品的钩法,大家翻阅图片甚至是摆放实物进行钩花创作,并集思广益,整理成手编版本的针法手工教材。

陈树泽表示,以前抽纱和钩花一般都是设计成平面图案,例如台布、地毯等。而西南小学开设的钩花手工课,在潮汕非遗钩花传统技法的基础上,结合本土特色文化,在题材和形态上进行创新,钩出立体的工艺品,以这样的方式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与创新,非遗项目将大有希望。

巧手钩出“红粿桃”“端午粽”

在学校一角,一个像童话故事里的玻璃房子里,墙上装饰着大鱼、红桃粿等各式各样的手工钩花作品,这里就是该校刚刚成立的潮汕钩花艺术工作坊。

三年级学生蔡可儒是提高班年龄最小的成员,别看她年纪小,一双巧手钩起花来却是有模有样。“我最喜欢钩红粿桃,看到老师一支钩针一团纱线就钩出很多惟妙惟肖的作品,羡慕极了。”蔡可儒告诉记者,参加学校的第二课堂钩花课程以后,经过老师手把手教学,现在感觉一点也不难学了。

“我喜欢潮汕美食,端午节钩了一个粽子,和同学‘分享’。”四年级学生谢沛妍说,学钩花只要掌握技巧就不觉得难,她的奶奶也会钩花,平时在家随时随地可以向奶奶请教。

“妈妈一拿起钩针,就像变魔术一样,钩出一件一件好看的作品。受妈妈影响,我从小就喜欢钩花。”六年级的谢艺琦说,通过一个多学期的钩花学习,如今红桃粿、玫瑰花等造型她都能独立完成。

记者采访获悉,近年来,西南小学十分重视对学生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举办了茶艺体验、绘制青花瓷、潮剧讲学等系列活动。下来该校将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走近非遗、传承非遗,把潮汕传统文化进一步发扬光大。本报记者陈文惠文/摄-06-:00:00:0小小少年亦是小小“传承人”,手工钩花走进校园——c.htm1一针一线钩出多彩世界/enpproperty本文来源:汕头日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19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