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落下帷幕。过去一个月里,粤港澳琴瑟和鸣,在“放歌大湾区·建功新时代”的主题下,通过“城市联动”的方式整合优质文化艺术资源,用各具特色的文艺活动为湾区居民献上“文艺大餐”。
随着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的推进,更深入、更广泛、更多元的湾区文艺交流活动也在积极酝酿之中。在湾区文艺工作者的努力下,粤港澳将推出更多联合创作、展演展览、人才培训等交流项目,展现人文湾区欣欣向荣的新气象。
线上线下合奏“大湾区之音”
为期一个月的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艺术节里,精彩纷呈的演出活动给湾区民众留下一幕幕深刻的回忆。开幕式上,来自“中国音协交响乐团联盟—粤港澳大湾区节日乐团”的乐手们,以娴熟精湛的技艺演绎大气磅礴的交响音诗《千里江山》,让不少现场观众至今记忆犹新。交响乐与民族乐韵交融激荡,展现中国千古名画《千里江山图》的磅礴气势,也成为湾区文艺界共画“同心圆”的生动注脚。
在《千里江山》演出团队中,来自澳门中乐团的笙演奏者贾磊、二胡演奏者张悦如,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箫笛演奏者杨伟杰,都是名副其实的湾区艺术家。杨伟杰介绍,自己近年还与高胡演奏家余乐夫等多位湾区青年民乐好手共同成立“粤乐集结号”,为湾区民乐创新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素有“南国红豆”美誉的粤剧,是大湾区文化同根同源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奇葩。9月5日—6日,作为庆祝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25周年特别节目之一,“百花竞放耀梨园”粤剧演出吸引了众多在港戏迷前来捧场。超过40位粤剧红伶和青年演员云集香港红磡高山剧场。不少观众甚至还拿出自备的望远镜,只为一睹台上演员的芳容。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舞台艺术精品巡演”首场节目,由广东潮剧院二团创排的华侨题材大型潮剧《淑芳亭》于艺术节期间亮相广东粤剧艺术中心。广东潮剧院院长黄奕瑄介绍,潮剧在粤港澳大湾区有广泛的文化认同和深厚的群众基础。年,广东潮剧院与香港潮人文艺协会合作成立广东潮剧院香港潮剧传承中心。近年来,广东潮剧院还邀请多位名家名师加盟,与传承中心联合举办线上潮剧培训班培养人才。
进入融媒体时代,云端传播为湾区文化交流带来无限可能。9月10日—18日,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音乐季线上展播推出9场高水平音乐会,汇聚了粤港澳大湾区一众顶尖艺术家,吸引71.4万人次收看。音乐季以一场场精彩的“空中音乐盛宴”,奏响新时代动人的“大湾区之音”。
精品涌现织密文艺交流纽带
本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同样成为新人新作登场亮相的舞台。9月9日晚,“行至岭南——粤港澳大湾区新创小型作品专场晚会”在广东艺术剧院精彩上演。大湾区九大艺术院团及高校近年来新创的小型舞台作品轮番上演,通过一部部有底蕴、有温度的音乐、舞蹈、戏曲、杂技,一展岭南文化风貌。
广东歌舞剧院今年新创作的当代舞蹈《湾》,以群舞的表现形式、生动优美的舞姿,展现生生不息、积极向上的湾区精神。由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曾小敏演唱的粤歌《每一个春天》,则将粤剧戏歌的古韵融合在优美的旋律之中,唱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在广东歌舞剧院院长熊健看来,此次专场晚会是加强湾区文艺交流合作的契机,推动粤港澳以岭南文化为纽带,打造更多具有湾区文化气质的新作品。
今年线上举行的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音乐季,同样更突出原创作品的推出。由星海音乐学院原创的歌剧《星海星海》和民族管弦乐组曲《大湾情缘》,分别成为音乐季开闭幕式的节目担当。来自香港演艺学院、澳门理工大学的师生,也通过网上展播带来精彩演出。星海音乐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蔡乔中透露,成立“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交响乐团”的计划也在此次艺术节期间提上议事日程。
珠三角各市推出的文艺活动同样精彩纷呈。9月29日,由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指导,广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广州市动漫艺术家协会主办的“读懂广州——首届全国插画扶持计划”展览,在广州购书中心高地文化空间登场。作为艺术节首度设立的插画主题活动,面向全球华人征稿产生的多件佳作与观众见面。
“我们强调‘始于广州,但不止于广州’,鼓励年轻画家立足湾区视角,用插画独特的笔触挖掘和传播广州的老城市新活力。”让广州市文联兼职副主席、广州市动漫艺术家协会主席金城倍感兴奋的是,展览收到了来自包括港澳地区在内的湾区“90后”青年海量来稿,“艺术节让这次活动成为湾区动漫人情感交流的纽带”。
珠海金湾区文化馆9月25日举行的“珠澳摄影艺术交流作品展”,是珠澳摄影界“文化走亲”交流活动的一次生动实践。从今年6月开始,珠澳摄影界密集举行采风、座谈、作品展览等交流活动。珠海市摄影家协会主席陈伟录介绍,现场展出的83幅作品既有来自技艺高超的老摄影家,也有来自年轻的新锐摄影师。
据悉,本次“珠澳摄影艺术交流作品展”将在今年12月在澳门展出。澳门摄影学会会长马志信指出,摄影是传递城市文化魅力和底蕴的载体。他期待,通过摄影家的镜头拉近湾区城市间的距离,共同为描绘粤港澳大湾区的美好明天而努力。
南方日报记者杨逸徐子茗王涵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