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看小小一束发,记下春郎不平鸣。”
莫看小小一束发00:41来自今思迟不经意在逗音遇到陈学希的这个音频,不错,只是音频,那声音是颤抖的,仿佛能感觉到他所扮演的张春郎内心和须发(若有的话)在共鸣,怒发上冲冠的形象,呼之欲出。
本剧取名《张春郎削发》,我们往往误会是双娇公主错在削了张春郎之发,而张春郎气愤填膺的唱腔更助长了这种误会。
可能张春郎也有这方面的错觉了,毕竟削发是落在他身上的,后果是要他来承担的,“公主轻轻一声令,毁人青春与前程。”张春郎因此气得有道理。
但张春郎也气得没道理。为什么?如果张春郎去上告,说:“双娇公主削我发,是她不对。”可能会被法官打回:“你这是求仁得仁,没有什么冤枉呀。”
为什么说张春郎削发是求仁得仁呢?当张春郎偷看双娇公主狼狈露出一头青丝,被质问“一头俗发现乱众僧”时,法聪长老、半空沙弥、春郎公子统一口径是新来和尚未削发。那这时候如果双娇公主忽然起了好玩之心,叫他就削个发给我看看呗,应该是可以理解的,可能她这一辈子也没看过削发是怎么样的呢。而当剃刀一落,露出一颗张春郎“芋圆”来,博美人一笑,也算风流韵事了。当然张春郎觉得这一点儿也不好玩。
这里主要是,双娇公主并不知道你并不是真想出家,所以好心加好玩,就驱使她做出当殿削发的决定。公主行香礼佛便是吉日,一点也没错。
我们可以想象,一个真心想出家的和尚,被双娇公主赐令削发了,可能过了许多年之后,还会捧着他的光头,傲娇地对同行说:“我这可是双娇公主剃的。”
啊,这也是一桩风流韵事。所以说张春郎削发那是求仁得仁。如果因小小一束发而恨得吞齿,却是张春郎的自误了。
张春郎可以发恨,但又是恨得不合道理,这也是我们常常会犯的毛病。因为我们太自恋了,以为我的知道就是你的知道,我不说你也得知道。在这里,张春郎的真实心理是我不愿削发呀,但你竟不知道,可恨!而双娇公主那边则是,你本就想削发出家的,那就择日不如撞日,就现在此时立即马上吧。
你看,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又无法交流,于是就有了这个闹剧(不算悲剧)。
桥水的达里欧说,最好的答案不一定是你想出来的,你可以在其他人那里找。如果你真的客观看待事物,你就必须承认,你总是拥有最好答案的可能性是很小的,而且就算你有最好的答案,在未经其他人测试之前,你也不能如此确信。所以,弄清什么是你所不知道的非常重要。自问一下:我是不是只从自己的视角看待这个问题?如果真是这样,你就应该知道,这种做法有极大的缺陷。
如果纠结于削发这里,其实倒是张春郎不讲理了。但是深究削发之所以会发生,确实又是双娇公主的不对,张春郎正是抓住这一点才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尔后咄咄逼人。这个我们另篇再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