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变迁中山公园旧影回顾展示百余张

 珍贵的中山公园老照片

建园筹资开风气之先

发行有奖彩票并募捐

“迨及皎月东升,晶蟾焕彩,此时暑气全消,熏风南来,夜情尤为幽美,远树幢幢含烟,灯光碧叶掩映,仕女成群,罗袂飘香……”这是民国著名报人谢雪影所著《潮梅现象》中对于中山公园的描述,时至今日,这样的怡然美景仍停留在中山公园中,驻留在潮汕人的集体记忆里。昔日人们游园时不忘拍照留念,并视之为乐事,如今仍如是。

91年过去了,汕头公园从形单影只到多点覆盖,但中山公园却因独特的中西合璧园林风光,以及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人文内涵,一直占据着汕头人心中那个“不可替代”的位置。

汕头中山公园被誉为我国“四大人工园”之一,名闻海内外,年是它建成对外开放90周年。年12月15日,一场由市图书馆和市彬园警史馆主办、合胜读书会协办,以“攒集时光碎片透视市政荣光”为主题的“中山公园旧影回顾”专题讲座在市图书馆举办。百多张历史遗存犹如点点时光碎片,集结出中山公园精彩多姿的前世今生。主讲人、市彬园警史馆馆长朱奕毅从“公园的由来”、“园内景区”、“娱乐设施”、“公园、城市和梦想”四个篇章进行精彩解读,让现场余名观众进入时光隧道,管窥民国初期汕头生活原貌,了解汕头近百年来的时代变迁。

园内花香鸟语绿树成荫,牌楼、假山和九曲桥三处园林建筑被誉为“园中三绝”,闻名海内外。一张张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历史影像轮番流转,被归纳组合成一系列组合图。其中关于“中山公园”入门处牌楼的系列旧照中,既有初建时的单薄牌楼影像,又有年重建的花岗岩砌筑、琉璃瓦覆盖的雄伟牌楼影像,还有几张从不同角度拍摄的牌楼周边实景,系列组图直观反映了中山公园入口处牌楼的变迁。同样系列展示的旧影像还有不同时期的雕像、假山、玉带桥、玉鉴湖、九曲桥、绳芝亭、济案纪念亭等,还有已经消失的宋少东纪念像。

老照片中,市民服饰、交通工具,妇女溪中浣衣、孩童用火油桶挑水等场景细节,更是向我们重现了民国时期汕头埠居民的生活日常。

“深入解读这批旧影像,有许多有价值的发现可填补我们研究领域的空白,如照片确认了民国时期公园门口设有园警;其中一图片确认了宋少东纪念像的存在……这些细节让90年来中山公园的变化乃至汕头历史人文的变迁都更加具象和直观。”朱奕毅在讲座上表示。

组图展示园景民风变迁

珍贵资料填补文史空白

主讲人朱奕毅以一张“年汕头市中山公园平面设计图”带领现场观众回溯公园建设最初阶段,探寻公园历史由来。据介绍,汕头中山公园的建设始于年,年进入全面设计施工阶段,汕头市政厅开风气之先组织潮剧会演,发行有奖彩票并进行募捐,利用所得款项加快建设,使中山公园初具雏形。年8月28日公园建成开放。随后由商贾名流30多人组成的中山公园建设委员会成立,继续发行有奖彩票和募捐,经费源源不断,保障了此后10年公园建设的连续性。

中山公园的修建对汕头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不仅改善了城市环境,发挥了“都市肺腑”的功能,而且市民有了扩大社会交往的公共的场所,市民意识在城市近代化的进程中逐步增强。随着公园的景致日益优美,设施日增完善,到公园游乐成为市民的乐事,返乡华侨更把它当作游览首选之处。朱奕毅表示,这正是触发他及团队决定集结《中山公园专题册》并举办讲座的初衷,“我们从英国买回了6张珍贵的、难得一见的历史旧照片。陈传忠、思永先生、林炜毅等不少海内外潮人也热心相助,纷纷提供珍藏的历史影像,使得这一专题讲座更丰满。”

朱奕毅展示了当时发行的彩票照片外,还展示了两张不同时期的全景照,一张是年中山公园建成初拍摄的,第二张是潮安春光艺术影楼年拍摄的,近一米长卷呈现的公园景致清晰可见。通过对比,可以看到第二张与今日公园大致相同,中山桥飞架南北,牌坊高耸园中,拱桥假山掩映在郁郁葱葱之间。

主讲人朱奕毅讲述中山公园牌楼变迁浓缩

讲座大受市民追捧

讲座吸引了不少汕头市民前往,汕头二中高一学生蔡梓鸿表示通过讲座感受到中山公园悠久的历史人文。钟咏生、钟春生、钟春风三姐妹道:“我们的祖父钟少岩就是民国时期公园建设委员会的成员,我们从小就在公园中游玩,对公园有特殊感情,讲座中有几张当时公园建设委员会成员合影,其中就有祖父的身影,我们倍感亲切。”而87岁高龄的秦梓高老先生和老伴讲座结束后久久未离场。“我回忆起和老伴在公园内谈恋爱的日子。”他慨叹,“一张张旧影像见证了中山公园90年沧桑变化,也见证了汕头城市90年历史巨变。”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4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