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木雕何以倾国倾城

“雕绘乾坤——潮州木雕展”展览现场。

访谈嘉宾

陈培臣(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潮州木雕的代表性传承人)

黄舒泓(市博物馆副馆长)

陈贤武(潮州文史学者)

李炳炎(市工艺美术协会会长)

李中庆(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

近日,“雕绘乾坤——潮州木雕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展,潮州木雕工艺品首次系统性在此公开亮相。

余件(套)来自广东省博物馆、潮州市博物馆和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展品,将明清及近现代的潮州木雕精品、当代著名潮州木雕大师的作品以及部分反映潮州文化的文物“一网打尽”,集中呈现了潮州木雕集雕刻、漆艺、贴金等技法于一体的艺术特色,也反映出潮州独特的文化景观。这个展览不是单纯的工艺展,而是历史文化展。

潮州木雕究竟有一段怎样的历史?它为何能够代表潮州走进国博?接下来,我们该如何更好地发展这一传统工艺?本期“潮州说”,我们邀请业内人士、木雕传承人一起来谈谈潮州木雕的前世、今生与未来。

技艺高题材全一展看尽数百年潮州雕史

记者:潮州木雕首次系统性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潮州参加展出的文物藏品有什么特点?对潮州木雕发展有什么促进作用?

黄舒泓:本次展览共汇集三馆收藏的件年代跨越明代、清代至民国时期的潮州木雕藏品,在国家层面平台展出,作为策展人非常欣慰。潮州市博物馆精选了37件文物藏品参展,展品类别涵盖了潮州木雕、潮绣、潮州窑茶具、潮州铁枝木偶、潮州音乐乐器等几类。这一批藏品是我们建馆以来从不同历史时期、潮州区域的各个存在地征集到市博物馆收藏保护研究的地方文化精品。

这批藏品有三个特点。第一,挑选了目前发现的潮州木雕年代较早的藏品,能够说明潮州木雕“历史源流”的展品,如明代圆雕“府楼猴”,可以说是本次展览年代最早的展品。它与其他展品一起概述了潮州木雕从“发展期”、“成熟期”、“兴盛期”、“衰退期”、“复兴期”的发展历史,以实物向观众说话。第二,此次潮州选送了一套木雕工具、木雕材料作为辅助展品展示,在展览第二部分“艺术菁华”中展示“匠心独具”的潮州木雕特色。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潮州木雕艺人从选材取坯、雕刻、调漆、打磨、髹漆、描绘、敷贴等每道工序,都有独特的工具。从叩槌、弓把、夹仔、钢线锯、各种凿刀到磨刀石等等都能够找到对应工具。透过工具的多样性,观众自然而然便可感受到潮州木雕雕刻技艺的精湛。第三,本次选送了部分馆藏地方历史文化特色藏品参加展出,如潮绣、潮州窑茶具、潮州铁枝木偶、潮州音乐乐器,以展示“木雕与信仰”、“木雕与习俗”的密切关系,展出新特色。

此次展出,对潮州木雕发展具有鼓励促进作用。国家层面博物馆看好我们的潮州木雕,展出了潮州木雕、出版了《雕绘乾坤——潮州木雕展》交流丛书。展览第五部分的题目已经非常鲜明点出了“木雕与潮汕文化”。木雕不是凭空出现,而是与其他文化艺术如潮绣、潮州窑、潮州音乐、潮剧、铁枝木偶等一起产生、发展、成熟于潮州文化这一片沃土上,共同构筑起极具潮州地方历史文化特色的精彩文化景观。所以,本次展出对潮州木雕的传承发展起积极促进作用,如雕刻技法、题材形式乃至木雕作品的内涵,都可以从姐妹艺术中吸取更多养分。可以说,姐妹艺术中“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也是精致、细腻、缜密风格之相互影响。这也是此次国博展出专门辟出栏目:“木雕与潮汕文化”专题的初衷。

陈贤武:本次展览展出的潮州木雕展品,技艺高、题材全、品类丰,不少展品为首次向公众亮相的。希望通过这个展览,借助国博平台,传递潮州文化声音,提升潮州木雕艺术在全国的影响力,期待结合粤港澳大湾区优质市场资源,互促共荣,推动行业繁荣发展,在海上丝绸之路上再度扬帆远航,重振雄风,迈向世界。

植根潮人生活潮州木雕蕴藏民俗文化

记者:在潮州这个地理位置相对偏僻的地方,为何会孕育潮州木雕这种特色艺术并繁荣至今?

陈贤武:潮州金漆木雕能够形成流派,自有它形成和发展的条件。首先是社会条件。自南宋闽学西渐,对潮州产生重大影响。到明代正德嘉靖间,阳明心学又风行潮州。在仕潮官师和本地乡绅们的努力下,以礼学为核心的儒家思想渗透到乡村基层社会。明末清初潮州经历了几十年的动乱,居民多聚族自保,潮州人的宗族观念也由此而强化。作为血缘关系标志的祠堂和某些作为地缘纽带标志的庙宇,在乡人心目中,有着崇高而重要的地位。雍正乾隆以后,修祠建庙,在本地蔚然成风。这些祠庙建筑,便成为潮州木雕所依着的实体。

其次是经济条件。乾嘉以后,潮州修祠建庙之风,很大程度上是凭借着商人的财富而煽烈的。到清末民初,不少南洋潮商携资归国,建造大屋大厦,为夸耀乡里,比建筑的堂皇,竞装饰之工巧,乃是司空见惯的事情。潮州木雕艺术,因而有了更广阔的表现场所。有雄厚的资金支撑着,潮州民间的木雕艺人可以不计时日,精雕细刻,将自己的技艺淋漓尽致地发挥。细腻精巧,繁而不乱的多层次镂空的圆通雕,就是在这种条件下出现的。也方能经精雕细琢后贴上纯金箔,显得金碧辉煌。潮州金漆木雕因此得到长足的发展,走向成熟。再次,潮州其他民间工艺和民间艺术门类,也为金漆木雕的发展、成熟提供了营养。

李炳炎:以前,潮人下南洋,往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去,他们的宗族观念很强,且有感恩的情结,对祖先感恩、对家乡感恩。他们发家致富以后衣锦还乡,第一个想法就是一定要把祠堂修得最好最美,只有祖宗住得比自己好,才会护佑大家。后期,在建造祠堂时,一座祠堂请两班匠师来做。匠师们为显示自己的本领,常常在祠堂的中间隔起一道不能互相窥视的屏障,然后各自施展浑身解数,待工成之日,拆去屏障,让人家来品评,这就是斗艺。正是在这种斗艺中,将木雕不断推向一个完美的境界,而潮州地理位置比较偏僻,在古代交通极不便利的情况下,受到的束缚小,木雕文化能够得到相对稳定的保留并繁荣至今。

陈培臣:作为一种区域民间工艺品,潮州木雕深深根植于潮人生活之中,备受人们喜爱。这些作品多以描绘发生在平民百姓身边生活图景为题材,这是潮州木雕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根源所在。潮汕民居自古就有“潮州厝,皇宫起”的说法,意谓潮汕民居是仿制京城皇宫宅院的体制而建造的,可与皇宫相媲美。潮汕民居重装饰历史长久,潮州装饰工艺里少不了木雕装饰,正是这种独特的风俗与审美造就了潮州木雕的独特和传承下来的原因。

集技法之大成潮州木雕具可塑性兼容性

记者:潮州木雕与其他地方木雕的艺术价值与历史价值区别在哪?

陈培臣:潮州木雕以其悠久的历史,完整的体系,精湛的工艺制作,丰富的题材内容和浓郁的地方特色享有盛名。饮誉海内外的潮汕金漆木雕更与浙江东阳木雕、安徽徽州木雕齐名,成为全国著名的木雕品种之一。潮州木雕与潮州文化的两大属性密切相关,即农耕文化和海洋文化的融合,以及本土文化和移民文化的融合。在这种环境中产生的工艺,有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儒雅、精致、圆融、开放。其中,圆融是吸取、融合。浙江是东阳木雕的诞生地,福建是龙眼木雕的诞生地。我们的先民从福建莆田、浙江温州、宁波等地迁徙而来,带来了当地的工艺,并在交流中取长补短,因此潮州木雕几乎是所有技法的大成。

李中庆:与潮州木雕最具可比性的是东阳木雕。这两大木雕流派各有千秋。材质方面,潮州木雕以杉木、樟木也即软质木为主要雕材;而东阳木雕除了杉木和樟木之外,还选取质地较硬的红木,包括檀木、花梨木、楠木等。技法方面,东阳木雕以平面雕刻的浮雕见长,而潮州木雕更长于在立体雕刻上奏刀。设计理念方面,两大木雕体系都善于从历史典故、戏曲文化和民间传统中取材造型,只是在作品形象方面存在一些差异。但不管怎么说,我认为,东阳与潮州两大木雕艺术流派同源异流,两者是一脉相承的。两者之间,具有极强的自身可塑性与相互兼容性。两大木雕艺术流派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完全可以互相融合、兼容并蓄,实现优势互补。

振兴传统工艺与时俱进走雕刻产业化道路

记者: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潮州木雕要如何发扬光大,更好地适应新时代,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陈贤武:要充分利用现代传播手段,如抖音、B站等对年轻人有很大影响力的网络平台,突破固有模式,用更多年轻人喜欢的传播方式来包装和打造,吸引一批新生代对它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4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