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广州文艺》欧阳山文学奖授奖词
中篇小说奖丰杰《玉渊潭咖啡馆》
丰杰以玉渊潭咖啡馆为汇合空间,讲述身份各异的青年以“文艺”的名义相遇相交、抱团取暖,面对现实与理想、梦想与妥协、爱情与婚姻甚至生与死的两难抉择和隐秘心事。这是一群当代青年的“北京梦”与成长史。小说或速写,或深描,轻快的叙述背后,饱含着作者对时代的思考、眷恋与柔情。
中篇小说奖王彤羽《来自老鸦岛的邀请》
王彤羽借鉴七天创世、混沌生万物的理念,让雕塑家用七天消失、遁入“永恒”。在纵横捭阖、恣肆挥洒、率性驭笔之间,以游戏和戏仿精神,明写游戏,暗写人心,作者穿行于虚构和现实之间。形式的意味成为小说自身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达了存在与虚无的哲学命题。
短篇小说奖畀愚《万家灯火》
畀愚以“万家灯火”探照“世间万象”,尺幅之间展现风云之色;从人性渊薮追寻澄明之光,片言只语犹具万钧之力。卓娅母女,缠缠绕绕,既是对位,又是镜像。一家三代,人与命运,是相安,还是互抵?一纸难抒,却又道尽沧桑。遍尝苦痛的人,终于在灰暗里迎向万家灯火。
短篇小说奖陈再见《双玉鱼》
《双玉鱼》书写罹患阿尔兹海默症的母亲晚年的清晰记忆,以及潮剧《双玉鱼》中反复吟唱的“有情有义”的人物,从奔涌向前的客观现实打捞幽深的传统价值,拷问“情义”的流变与坚守。细节处尽显人情冷暖。这是一段跨越厚重岁月的“重逢”,在回望与躬省之间,亦真亦幻、叠影重重。
散文奖江子《燃爆记》
《燃爆记》以独特的视角书写亲情,在日常生活的细流与社会变革的洪流交融碰撞中,讲述中国式母子矛盾。塑造破格、非模范的中国母亲形象,不够普遍却足够典型,不够完美却足够坚韧,貌似字字控诉,实则纸短情长。母亲送行儿子执意点燃鞭炮是舐犊情深的集中外放,燃爆了爱与痛的困局,也引发了血脉亲情的最大共鸣。
散文奖海男《我的原乡就像一盆火》
海男的散文语言轻盈、灵动,既有及物的描摹,又不乏飞升的诗意和浪漫。她将诗的语言与意境赋予《我的原乡就像一盆火》,书写返璞归真的原乡生态、生命意识,审视存在的意义。这是诗情如火的心灵燃烧,灼灼其华,照亮了散文创作认知和思考的深度和广度。
诗歌奖郭建强《达·芬奇的不眠之夜》
郭建强勇敢地探索诗歌的语言潜能和表达方式,以语言雕刻时光,用细腻的笔致展现诗性的质感,投射出强烈的文学理念。组诗讲究意象、意蕴、意味,穿越时间、空间和感官的迷雾,在文化、情感、生命形态的表现上凸显坦荡的人文关怀,是生活和艺术结合的圆融之作。
诗歌奖蓝蓝《愿望》
蓝蓝以深沉博大的真挚情感和清新隽永的艺术表达彰显诗歌应有的美好、通达和高远,观照恒常又超脱庸常,视通万里又回归本真,在记录心灵、探寻自我中反映出东方哲学的深层浸润。组诗的每一首看似独立,却又巧妙地关联成为整体,积极探索中国新诗美学的当代价值,是诗歌成为生活方式的文本体现。
评论奖张燕玲《“新南方写作”的多样性与可能性》
张燕玲以长期深耕文学现场的敏锐视角,在新时代文学的激流中有力倡导“新南方写作”的集结、探索与疆域拓展。从无名与共名、个性和共性的辩证,到对“不拘一格、杂花生树”的新南方写作巡礼点将,极目愿景新南方写作的“多样性”与“可能性”,为新生的写作生态和风送暖,呈现了诗性的文学批评的美学风采。
评论奖贺仲明《地域性与时代性同行——对于“新南方写作”的初略思考》
贺仲明置身宏阔的时代建设之中,立足粤港澳大湾区的火热空间,高擎“新南方写作”的旗号,从“地域性”与“时代性”入手显影“新南方写作”的三重特征,并指证进发这一写作领地的必经途径。论文的前瞻视野与务实批评相结合,是岭南文学传统经验在新时代的回响与升华。
免责声明:本公号发布的图文只为交流分享,源自网络的图片与文字内容,其版权归原作者及网站所有,有疑问敬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