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看中国新春里的新农村在大吴这片希望

说起位列“中国三大泥塑”,与天津“泥人张”、无锡“惠山泥人”齐名的“大吴泥塑”,可谓大名鼎鼎。它就是从大吴村这片土地上诞生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的故乡前畔李与大吴村田园接壤、鸡犬相闻,解放初期还曾同是一个行政村。在故乡度过童年的我,在大吴村读过幼儿园和小学。少小离家,近二十年来每次回乡,目睹这片土地发生的变迁,“乡愁”也在发生着变化。

起先,“乡愁”是那首《弯弯的月亮》,“只为那今天的村庄还唱着过去的歌谣”;后来,“乡愁”是城镇化冲击下乡村日渐凋敝的风土人情,令人感到乡情已无处安放.....近些年,回乡的潮汕公路两旁的变化更是日新月异,楼房变多了、变高了,好几次回家竟然差点认不到让的士停车的站点。

今年回乡,这里的大吴村更是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这个巨变让人欣喜,令我振奋!

高铁机场路前的石牌坊

近年来,高铁潮汕站与潮汕机场相继落成。作为配套建设,从潮汕公路前往高铁潮汕站、潮汕机场的“高铁机场路”开辟建成,其入口就在大吴村口对面。“高大上”的“高铁机场路”成为村民走向广阔天地的陆空通途。从大吴村开车到高铁站不到十分钟、到飞机场不到二十分钟,方便快捷。

新年伊始,沿高铁机场路进入潮汕公路,引人瞩目的当是大吴村口刚建成的崭新而又古朴的石牌坊!

牌坊横额由书法家撰写的“大吴村”三个金字光彩夺目,背面则书写着大吴村古时的名称“凤书陇”。石牌坊前面原有的水泥桥修筑成石桥,石桥两侧的石栏上刻着“中国泥塑之乡”“广东艺术名村”的大字,像名片般向来客昭示着大吴村的历史和底蕴。

走入村道,更是眼前一亮!

原先年久失修的村道拓宽了,一眼望去豁然开朗。人行道上铺设了彩色步道砖,竖起了中式古典路灯,村道北边沟渠旁占道经营的小摊档不见踪影,南边原来参差不齐的铺面也变得整齐划一,装修为统一的简式中国风门面,落地玻璃门上一对对充满祝福的大红春联散发着欢乐祥和的喜气。

眼前这些,是省级新农村连片示范建设工程在大吴村的部分落地成果。根据广东省粤东西北地区建设省级新农村连片示范建设工程的规划,大吴村因其原有的建设基础与文化底蕴,被甄选为潮安区五个示范点之一,政府拨款万用于建设。大吴结合村民的实际需要与乡村的文化特色,将专项经费规划用于村容美化以及饮水工程的完善,形成了眼前这一焕发现代活力而又不失古典底蕴的乡村新貌。

正值中午,我在村道找了一家餐饮店吃饭。店主阿叔热情好客,寒暄了几句发现原来他还是我家中长辈的老相识,一下子聊得更欢了。谈起新年村里的这一新气象,他更是开心地打开了话匣子。他告诉我,作为这里的村民,他为家乡的发展感到开心。他说,村道的拓宽和改造使得很多路边的铺户都需要无偿拆掉原来店面的违建部分,村干部动员,村民配合,大家都在规定日期前自行完成拆迁。一来这是支持自己村的建设,另外也是政府这一政策真正让村民感受到实惠。村民们的大力支持与淳朴民风令政府行政人员赞叹不已。

“再过不久,潮汕公路边的绿道就会建成连接到村道口,规划中的‘潮汕环线高速’也将从村边经过,好像还有个出口在附近!”阿叔高兴地说,此时又来了几个顾客,他兴奋的诉说、娴熟麻利的厨艺还有炊具上那升腾的蒸汽,交织成了一幅蒸蒸日上、安居乐业的动人场景。

饮水思源话乡贤

村道旁的店铺百业兴隆,主要源于村里的松昌中学和松昌实验学校众多学生群体的带动。大吴一个村就拥有着两座具备规模的学校!这不得不提及大吴村的乡贤对家乡建设的巨大贡献。

在村道上,隔着围墙就能看见松昌中学内一栋栋新建的校舍拔地而起,与原来的老校舍形成了鲜明对比。松昌中学是国家示范性高中,松昌实验学校也是潮州市标准化学校,这两座学校为附近区域提供了较为优质的教学资源,三十多年来为高等学府和社会培养了一大批人材,如此成果首先应归功于乡贤吴清亮先生。

吴清亮先生就是国际品牌“立邦漆”的创始人,是根在大吴的新加坡华侨。吴先生在异国他乡事业有成后,不忘根本,秉持一颗赤子之心多次支援家乡建设,报效祖国、故乡和亲人。他先后以其父母亲的名字命名,在大吴捐建了松昌中学、松昌小学、秀英公园、医院、秀英楼、秀英亭等造福桑梓的公共项目,为大吴村的城镇化建设打下了重要基础。

大吴村是著名的侨乡,像吴清亮先生这样热心家乡建设的乡贤不胜枚举。在村里“华侨之家”的捐资芳名榜上,镌刻着一行行旅居海外的吴氏子孙的名字,铭记着他们为家乡发展所做的贡献。

上世纪九十年代捐建大吴村第一栋现代化高楼“耀玉楼”的吴耀玉先生也是率先捐资建设家乡的典范。早在年,他就与其兄弟吴松俊先生联合捐资建成了凤书敬老院。

在敬老院里,我看到几位老人正在入神观看着潮剧。一提起华侨,老人们如数家珍给我讲起起像吴清亮、吴耀玉等侨胞的事迹,谈到他们在家乡的建设,更是赞不绝口。“大吴的发展幸得有华侨的支持!”自豪与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一位位在外乡贤饮水思源反哺家乡,而他们也为父老乡亲所感恩和惦记。浓浓的乡情和亲情成为村民与乡贤的纽带,凝聚成家乡建设的重要推力。虽然他们远在异国他乡、大洋彼岸,但仍是关心家乡和参与建设的地道“大吴人”。

耕耘文化的热土

因为“大吴泥塑”远近闻名,大吴村成了众所周知的“艺术之乡”。自宋末元初以来,大吴泥塑在手工业时代成为村里的主导产业。到了近代,在工业化的冲击下,许多手工艺逐渐衰落,但大吴泥塑凭借其艺术性得以成功转型,在艺术品市场日渐受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1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