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早期的偶戏还有皮影,也叫“皮猴”是中国历史悠久、形式独特的一种民间艺术。皮影在中国的史籍记载很早,宋代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和宋代吴自牧的《梦梁录》都有皮影的记述。但在福建却是明以后方有记述。而闽南民间田野调查所述皮影艺人多来自外地。直到清以后才有记述闽南皮影戏班,主要流传在龙岩、漳州一带,唱腔以北管为主。其皮偶的制作材料为牛皮。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厦门市台湾艺术研究所曾采访漳州皮影老艺人陈郑煊,并请他代为制作了一些皮偶,录制了他的皮影戏表演。陈老先生当时已七十多岁了,据他所说,闽南皮影艺人多为外江人,也有少数由漳州饶平和闽西来的艺人。在民国年间,漳州还相当流行皮影,时常可见街头表演。但就他所知,漳州并无职业的皮影戏班。他本人原是教师,喜欢皮影,常以自制皮影戏来娱乐教育学生。他的祖母一代就已见过皮影戏演出。
闽南的皮影戏包括漳州皮影戏和潮州皮影戏。漳州皮影戏因当地艺人刻制皮偶以厚纸代替、影窗也是用白纸裱制,故称“纸影戏”。流行于漳州地区龙溪、华安、海澄、漳浦等县。所以刻皮影人物,脸谙造型夸张,发型、头盔精致,服饰花纹细致。图案近似宋代笔法,不着色彩,今保存有一百多个脸谱。漳州皮影戏的剧目均为幕表戏,经常演出的有《白蛇会规专》、《西游记
《哪吒闹海》、《施公案》,以及根据漳州民间故事所编的小戏等。抗日战争期间,曾编演宣传抗日救国的新戏,深受民众欢迎
潮州皮影流行于广东省汕头地区和梅州地区及闽南诏安、云霄、平和、东山等县。漳州皮影戏有三类:一是“话灯”,又称“走马灯”。用竹和纸制成中空的圆柱,内装一纸轮,粘纸剪的人马,点烛起焰,轮自转。剧目有《嫦娥奔月》、《大闹天宫》等。这种“走马灯”不独潮州皮影戏有,闽南漳州、泉州、厦门都有,但都不是职业的表演,而是制成灯供人玩赏,尤其在元宵灯夜。二是白竹纸影,也叫“抽皮猴”。艺人持皮影似灯光照影投于白框内,用本地方言演唱潮剧或漳州白字戏的剧目。三是阳窗纸影,就是捅破了纸影窗,向木偶戏过渡的一种形式。
清代澄海人李勳在《说诀》卷十三对潮州影戏有生动描述:“潮人最尚影戏,其制以牛皮刻作人形,加以藻绘,作戏者于纸窗内热火一盏,以箸运之,乃能旋转如间,舞蹈应节,较之傀儡戏更觉幽雅可观。”皮影戏是融戏剧、音乐、美术、特级工艺于一体的艺术。虽然它是流行民间的庶民艺术,“雕虫小技”,但它独特的操作方法和镂刻艺术在中华艺术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章。
闽南的皮影戏曾在闽南、台湾民间风行,成为孩子们十分喜爱的艺术。可惜今日闽南,除了走马灯还偶尔在元宵的灯会上露面,再也看不到闽南皮影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