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好月圆元宵夜,祝您快乐庆团圆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又是一年元宵夜,万家灯火吃汤圆。

又是一年元宵节!

今天是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正月是农历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故此得名。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

按中国传统,在这一天,人们要吃汤圆、点彩灯、舞龙灯、舞狮子。与其他传统节日强调“阖家团聚”不同,元宵节更强调“普天同庆”,其特点要有一个“闹”字。元宵节被人们视为春节最后的高潮,过了这天,我们将走进新一年的春天。所以在元宵节全民欢庆,祈福祈财,即寓意旧年的彻底结束,也昭示了人们对新一年美好生活的期盼。

在这“繁花似锦”的节日之夜,北海杨子携家人向各位亲朋好友送去我们的美好祈愿:

祝您:幸福圆圆、情谊圆圆、甜蜜圆圆、珠润玉圆!

祝您:心情圆圆美美、人生圆圆满满!

小知识:元宵节的由来与习俗

元宵节习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传说元宵节是汉文帝(前——前年)时为纪念平息“诸吕之乱”而设。平乱之后,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普天同庆,京城里家家户户张灯结彩,以示庆祝。汉武帝时期又在正月十五祭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太一神",而后司马迁创立"太初历"将其列为重大节日。从此,正月十五便逐渐形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元宵节。

不过,“正月十五闹元宵”真正作为民俗节日还是在汉魏之后。唐朝时,佛教东传大兴,仕官百姓普遍在正月十五这一天“燃灯供佛”,佛家灯火于是遍布民间。从唐代起,元宵张灯即成为法定之事,并逐渐成为民间习俗。

元宵节是中国与汉字文化圈地区以及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元宵节主要有吃汤圆、赏花灯、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不少地方还有耍龙灯、舞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

年6月,元宵节选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1.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中国由来已久的习俗,它的做法成分风味各异,但是吃元宵代表的意义却相同。代表着团团圆圆、和和美美,日子越过越红火。因此,在元宵节记住一定要和家人一起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元宵”。

“元宵”,又名“汤圆”、“汤团”。吃汤圆的风俗始于宋代,当时的汤圆称“汤圆子”,生意人则美其名曰:“元宝”。宋元元初时,汤圆已成为元宵节的应节食品,所以人们又称它为“元宵”。

如今,北方叫元宵,南方称汤圆。元宵分有馅和无馅两种,有馅元宵又有咸、甜、荤、素之分等。

2.闹花灯

元宵节过后,春天到来,中国人传统一年的春耕劳作就要开始了。我们的祖先相信灯可以驱走黑暗,变夜为昼。于是在这天,人们用“闹花灯”这灯火通明的方式,赶走一年的疲惫,庆祝新的开始。正月十五闹花灯,意境全在一个“闹”字。

花灯,又名彩灯,是我国传统农业时代的文化产物。花灯源自汉武帝于农历正月十五日在皇宫设坛祭祀当时天神中最尊贵的太一神,由于彻夜举行,必须终夜点灯照明,此为元宵节点灯的开端;在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土后,由于道教神仙术与佛教燃灯礼佛的虔诚互相结合,每到正月十五夜,城乡灯火通明,士族庶民,一律挂灯,从此形成一个中外合璧的独特习俗。

元宵这天,许多地方都有花灯会,在我的老家宜昌就素有“三十的火,十五的灯”之说。灯会上的灯笼被高高低低挂起来,有规规矩矩的、圆的、八角的,有做成凤凰、大龙的,还有元宝扇子形状的,把大街小巷的石板路都照亮了。

3.舞龙灯

灯会上,能引发万人空巷的,莫过于热闹非凡的“舞龙灯”。龙是中华文化的图腾,中华民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在古代,舞龙灯寓意祈祷龙的保佑,以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龙灯用竹篾扎成,外面包裹白布,布上再用色彩画出龙鳞,竹篾中间安置灯烛,点亮后由人举着游玩。

舞龙灯是个力气活,龙身翻上翻下,十几个人或几十上百人要相互配合,听从龙珠指挥,节奏有快有慢,有高有低,伴着震天的锣鼓声,甚是精彩。当表演的人托起金灿灿的黄龙在夜间起舞时,在街边的人们也兴高采烈地欢腾起来。真有种五彩金龙降临,辉耀人间的感觉。

正月十五舞龙灯,载歌载舞的喜气氛围,流传于很多的地方。如闽西连城姑田的游大龙,龙最多时有二百多节,千米长,在年甚至挑战成功吉尼斯世界纪录——最长游行花车吉尼斯世界纪录。

4.舞狮

舞狮,是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民间都要舞狮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舞狮,又称“狮子舞”、“狮灯”、“舞狮子”,狮子在中国人心目中为瑞兽,象征着吉祥如意,从而在舞狮活动中寄托着民众消灾除害、求吉纳福的美好意愿。

5.划采莲船

划采莲船,也叫划旱船或跑旱船,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治水有功的大禹的。

划旱船就是在陆地上模仿船行动作,表演跑旱船的大多是姑娘。旱船不是真船,多用两片薄板,锯成船形,以竹木扎成,再蒙以彩布,套系在姑娘的腰间,如同坐于船中一样,手里拿着桨,做划行的姿势,一面跑,一面唱些地方小调,边歌边舞,这就是划旱船了。划旱船流行于中国很多地区。

6.猜灯谜

猜灯谜又称打灯谜,是中国独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传统民俗文娱活动,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每逢农历正月十五,民间传统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后来有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迎合节日气氛,所以响应的人众多,而后猜谜逐渐成为元宵节不可缺少的节目。灯谜增添节日气氛,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电视剧《新西厢记》中,张生携手崔莺莺猜中全部谜语的场景,就真实地反映了宋代元宵节灯会的盛况。

7.踩高跷

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高跷本属中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

非常可惜的是,上述元宵习俗舞龙灯、舞狮子、划采莲船、踩高跷在现在已很少见到了!

元宵小知识:中国情人节?

2月14日的西方情人节大家都耳熟能详了,而中国的情人节是哪一天?“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历代文人墨客赞美元宵花灯的诗句数不胜数,这也注定了元宵节是一个浪漫而诗情的节日,是一个可以在瞬间催生爱情的节日。

此前人们一直把“七夕”当成情人节,牛郎织女情断天河,饱经三百六十日的苦恋,才换得一夕的相拥。所以,七夕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美丽爱情的象征,使其成为了象征爱情的节日,在现当代更是产生了“中国情人节”的文化含义。

但是,传统的“七夕”其实是古代的“妇女节”,也叫“乞巧节”,男性是没有权利参与的。何况,一年才鹊桥一度,有哪对情人喜欢这样的节?

元宵是古代百姓喜爱的节日,尤其受妇女的欢迎。在古代,大家闺秀、未婚少女平时是不许踏出闺门一步的,只有在元宵夜这一晚,才可以破例不分男女一同赏灯游玩,这正好为青年男女提供了一个交谊的机会,甚至和男友幽会谈情。

在《大宋宣和遗事》里就具有“现场感”的描述:

  “那游赏之际,肩儿厮挨,手儿厮把,少也是有五千来对儿!”

  说的就是上元夜里,都城汴梁游赏的人群中明目张胆地并肩拉手的情侣,竟至少有五千对之多。

因此,不少多情男女借着赏花灯也借机物色心上人,擦出爱的火花。恋人之间可留下信物,或密笺赴约,或互赠诗帕,之后找媒人上门去提亲,所以,元宵节这天也就造就了无数良缘美眷。在宋话本《张生彩鸾灯传》里就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元宵节的爱情故事。

宋徽宗时期东京汴梁的元宵佳节,公子张生到乾明寺看灯,忽于殿上拾得一带有香囊的红绡帕子,帕上有诗:“囊里真香谁见窃,鲛绡滴血染成红。殷勤遗下轻绡意,奴与才郎置袖中。”诗下面还有一行小字:“有情者拾得此帕,不可相忘,请待来年正月十五夜于相篮后门一会,车前有鸳鸯灯是也。”

第二年元宵节之夜,张生赴约而去果然见到一辆挂鸳鸯灯的车,车里端坐一绝美佳人,对张生说:“愿见去年相约之媒。”张生赶紧掏出信物香帕,佳人笑曰:“京辇人物极多,惟君得之,岂非天赐尔我姻缘耶?”于是两人牵手而去,远涉江湖,成就一段美满姻缘。

明代著名潮剧《陈三五娘》以及《春灯谜》都是以元宵节为背景展开的浪漫爱情故事。陈三和五娘是在元宵节赏花灯时相遇而一见钟情,《春灯谜》中宇文彦和影娘在元宵定情,均可为例证。

另成语“破镜重圆”故事也与元宵有关。隋朝军队灭南陈时,南陈乐昌公主与丈夫徐德言打破一面铜镜,各执一半,作为以后相见的凭证。并约定在正月十五元宵节卖镜于市,以探对方消息。

隋灭南陈后,乐昌公主入楚国公杨素府做妾,次年元宵节徐德言果真在街市上看到一个老头在叫卖半片铜镜,价钱昂贵,无人问津。徐德言在破镜上题诗:

“镜与人俱去,镜归人不归。无复嫦娥影,空留明月辉。”

乐昌公主看到丈夫题诗,想到与丈夫咫尺天涯,难以相见,更是大放悲声,终日容颜凄苦,水米不进。杨素再三盘问才知其中情由,并被他二人的真情深深打动。他立即派人将徐德言召入府中,乐昌公主看到当年风流倜傥的徐德言两鬓斑白,而徐德言看到变为别人小妾的乐昌公主,两人感慨万千。杨素见此情此景,于是让乐昌公主对此景赋诗一首,于是乐昌公主吟道:

“今日何迁次,新官对旧官。笑啼俱不敢,方验做人难。”

杨素听后非常感动,于是决定成人之美,把乐昌公主送回给徐德言,并赠资让他们回归江南故里。从此,这段佳话被四处传扬,所以就有了破镜重圆的典故,一直流传至今。

说元宵节是中国“情人节”还有千古名词为证,在历代诗词中,有不少诗篇借元宵节抒发爱慕之情。如北宋大家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描写的就是去年与情人相会的甜蜜与今日不见情人的痛苦,明白如话,饶有韵味。生动地表现出了古代情侣元宵约会时的情景,足以让人脑补出一段浪漫的爱情故事。

而北宋另一大家王安石更是与元宵有一个非常浪漫的故事:

传说王安石20岁那年赴京赶考,经过一段时间的奔波,元宵节时正好路过一个名为“马家镇”的小镇,边走边赏灯,巧遇当地一位家境富裕的马员外家高悬走马灯,灯下悬一则上联征对招亲。联曰:“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王安石读后,思索良久也未能对出,只好默默记在心中。在京城会试过程中,王安石下笔如神,很快完成交卷,主考官恰是大文豪欧阳修,觉得眼前的年轻人不简单,决定考考他,就出了个对子。非常巧的是,欧阳修出的对子是: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王安石即以招亲联对出,欧阳修大喜。会试结果,王安石高中为进士。返乡途中王安石再次路过马家镇,听说那招亲联仍无人对出,他便又以主考官的出联回对,马员外和女儿都惊讶不已,结果被招为乘龙快婿。一次巧合竟成就了王安石两大喜事———金榜题名、洞房花烛,娶到了年轻漂亮且琴棋书画无一不精的才女。

其实,上述把元宵节意淫想象为天朝的“情人节”,我们也不应该当真,只能这样想想、付之一笑而已!实际上,21世纪的“情人”哪里会想过什么天朝的“情人节”?

在天朝古代,可能出现“情人节”吗?绝对不可能!

“男女授受不亲,礼也。”(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上》),古时礼教规定男女之间不能直接接触、言谈或授受物件,有所谓“食不连器、坐不连席”之语。可见:古代规定男女之间不能直接接触、言谈或授受物件,限止男女交往。宋司马光《涑水家仪》更对男女关系做出了详细规定:“凡为宫室,必辨内外,深宫固门内外不共井,不共浴室,不共厕。男治外事,女治内事。男子昼无故,不处私室,妇人无故,不窥中门。男子夜行以烛,妇人有故出中门,必拥蔽其面。男仆非有缮修,及有大故,不入中门,入中门,妇人必避之,不可避,亦必以袖遮其面。女仆无故,不出中门,有故出中门,亦必拥蔽其面。铃下苍头但主通内外宫,传致内外之物。

在这样的风俗下,会出现“情人节”吗?

而古代婚姻则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孟子·滕文公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西周春秋时期的婚姻礼仪的一道程序。可见在森严的等级制度和封建礼教影响下,天朝古代男女婚姻必须由父母作主,并经媒人介绍,这种不尊重婚姻当事人意愿的婚姻,不知酿成了多少爱情的悲剧?

可见,在天朝古代,就没有产生“情人节”的土壤!

既然世界上已有普罗大众认可的“情人节”,那何必要硬造出一个天朝的“情人节”?太可笑了

元宵佳节欣赏李清照、辛弃疾笔下的元宵节

永遇乐·落日熔金(宋·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李清照的《永遇乐》写于南渡之后,当是流寓临安时所作。这首词通过南渡前后过元宵节运用今昔对照与丽景哀情相映的对比手法,以极富表现力的语言写出了浓厚的今昔盛衰之感,抒写了离乱之后愁苦寂寞的悲苦情怀。

这首词的艺术感染力非常之强,以至于南宋著名词人刘辰翁会每诵此词必“为之涕下”。

青玉案·元夕(南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次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时代稍晚于李清照的辛弃疾处于国家内忧外患更加严重的历史环境下,描写在如此政治形势下的一个上元之夜。从元宵节的火树银花,车马、鼓乐等一派繁华热闹,用种种华丽的辞藻,铺排出一个欢腾的元夕场景,正是“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令人根本想象不到这里竟是边患不断的南宋朝廷的元宵之夜。

此词从极力渲染元宵节绚丽多彩的热闹场面入手,反衬出一个孤高淡泊、超群拔俗、不同于金翠脂粉的女性形象,寄托着作者政治失意后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孤高品格。全词采用对比手法,在花灯耀眼、乐声盈耳的元夕盛况下,着意描写主人公在好女如云之中寻觅一位立于灯火零落处的孤高女子,“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构思精妙,语言精致,含蓄婉转,余味无穷。

花好月圆元宵夜,祈愿人间皆平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372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