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潮裔拿督做生意眼界高瞻远瞩高中毕业

许廷炎学名许慈色,年出生于马来西亚霹雳州瓜拉古楼,其父母来自中国潮汕地区的普宁。他属于海外华裔第二代、土生华人第一代。家境贫寒的他从小接受华文教育,高中毕业后开始从商之路。20世纪70年代,为了更好地描绘商业版图,他和家人从古楼搬到槟城,迄今已在槟城定居了将近50年。

▲马来西亚槟城州拿督许廷炎

拿督是马来西亚一些有功人士得到的一种头衔,册封的标准是对国家有杰出贡献,但必须要有皇室成员、政府推荐。在马来西亚,“拿督”是荣誉制度下的一种称号,不具有世袭和封邑的权力,是一种象征式的终身荣誉身份。受封仪式在皇宫进行,授衔人的妻子被称为拿汀。

记忆里的故土情怀

拿督许廷炎先生原籍广东普宁,为马来西亚成功闻商,现为金锋公共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槟州华人大会堂主席,霹雳州拿督。

许廷炎的家庭从父辈开始就深受潮州文化的影响。在家人潜移默化的滋养下,许先生自幼深受中华传统文化氛围的熏陶,深谙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涵。其中,潮州音乐是他难以割舍的情怀。

印象中,爸爸喜欢潮州音乐,他会拉二胡、吹笛子,父亲对潮州音乐的钟爱,对许先生影响颇深,他至今仍对当中的某些剧目和歌词记忆深刻。

▲潮剧《吕蒙正》

在对儿时的回忆中,许先生提到了跟随父亲去听潮剧的经历。潮剧团里锣鼓喧天的声响,让他第一次深切地体会到了潮剧绕梁三日的魅力。此外,在《我的兄弟姐妹》里,许先生讲述了大姐出嫁时家里人借来唱机,在娶亲现场播放潮州歌曲《吕蒙正》来助兴的情景。这些关于潮州音乐的片段,流露着许先生心中难以言说的情怀。这种情怀里饱含着他对父亲的思念与追忆,还有一种作为岭南人本能的、刻在骨子里的民族情怀。

因此,这种有着鲜明潮州特色和浓郁生活气息的故乡音乐浸染着许先生的灵魂,深深地植根于他的记忆里,尽管时隔多年,依然余音绕梁。

一般的传记可能不会对这些音乐多着笔墨,但是菲尔却详细地记录下了这些潮剧的歌词:《胡维乾》中为父报仇是孝子,恶人不除,陷害生灵……、《双玉鱼》中将人比鸟鸟比人,离父母惨难当。先人自有二十四孝,二十四孝人传扬等。

许先生喜欢潮剧,潮剧里很多歌词本身承载着浓郁的孝文化,例如《胡维乾》中为父报仇是孝子,恶人不除,陷害生灵……、《双玉鱼》中将人比鸟鸟比人,离父母惨难当。先人自有二十四孝,二十四孝人传扬等。这些歌词饱含中华孝韵,它的完整呈现为许先生的故事增添了一份孝礼相传的古典意蕴。潮州音乐是许先生骨子里所认同的故土上的声音,这些声音让他的思想里延续着民族的情与韵,为他浸染上浓郁的中国风。而这种中国风的传承与延续正是人物的亮点所在。

▲潮剧剧本和歌册

于许先生而言,这些潮剧的典故早已不仅仅是一个往日的故事、旧时的记忆,而是民族的根与魂。故事当中的精神文化内涵作为一种民族情怀栖居于他的思想和语言里,成为他生命中的每一丝气息。

▲拿督许廷炎与前任潮州会馆主席丹斯里方木山在韩江家庙“廷苑”。摄于年

许先生是一位有情有义的人。其实,在前文菲尔的叙述中,读者不难发现,许先生重家庭、重亲情,家庭情怀早已融入他的血脉中。许先生出生于一个和谐的家庭,浓厚的家庭氛围滋养着他,因此他深谙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中华精神内涵,传统家庭的美德在他的身上得以传承。

我们真的很感谢拿督许廷炎,他无私地帮忙,也不求任何回报,谈及许先生在华文教育中所做的努力,陈冰心校长直言,许先生是她的恩人,足见许先生对当地华文教育贡献之大。除了推广华文教育,许先生还致力于潮州会馆/韩江家庙的修复。

▲许廷炎摄于普宁许氏大宗祠

在潮籍人士心中,家庙是连接母土的精神纽带。与他们一样,潮州文化也是许先生生命中难释的情怀。这份情怀是他生存之外的执着与信仰,因此感恩祖先、感恩家乡的精神文化品格深深地刻印在他的灵魂里。菲尔结合多元的叙述,将众人的声音汇聚成一部声音合辑,更加印证了氤氲在许先生言语中所体现的家国情怀。

许廷炎有一本自传《古楼河上的星光——拿督许廷炎回忆录》,这本书从他的父辈开始,写到他父亲是上世纪30年代初从大陆福建而来,带着他的祖母。祖母到了南洋天天哭泣,父亲则只好送她回故乡。但船行一月有余,到岸时祖母已奄奄一息。父亲背着她回老家,途中就去世。尔后写到许廷炎的生母,也是从大陆过来,生下许多孩子。但是在年时,母亲因小产流血不止死去。那时许廷炎3岁,已有记忆,书里写了一家人的悲痛。这个时候,我看到了许廷炎的大哥哥出现了。他早已经参加了马共的抗日游击队,离家出走,在母亲去世之后突然回到了家,痛哭母亲。然而,一番痛哭之后,没有逗留,转头离去。在母亲去世的头七这天,哥哥又准时出现在母亲的墓前,不知他是从哪里获得准确消息家人会在这里祭拜。他哭拜了母亲之后,又扭头离去。自此之后,他再也没有回过家门。起先还有他的一点消息,后来就音信渺然了。许家都以为大哥是跟着马共上了山。但是一直到年马共下山后,还是没有他的消息。许廷炎曾托人打听,回答是上山的名单中并没这个人。

许廷炎对大哥怀有深深敬意,并受他影响。在自传里,我们看到了早年的许廷炎深受共产主义的影响,而且还身体力行参加过很多活动。他宁肯不读大学也不愿到台湾去上学。在他的回忆录里我看清了东南亚近代和现代的政治思想发展脉络。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共产主义运动的确在东南亚有如燎原之火,以致法国美国在越南不惜倾其国力一战。马来亚的抗日运动是靠马共领导的华人游击队,当时怡保附近的大山被号称为小延安。再往上溯,我们还可以看到孙中山几下槟城,到这里筹得大量资金,最终推翻了满清王朝。所以,槟城华侨的革命精神和能力之大是可想而知的。

许廷炎的书里,写到一个叫郭英文的男生。他是个富足家庭的孩子,选择了参加马共,在大山脚下秘密活动,还革命加恋爱和一个姓吴的小姐结成伴侣。他们后来一直被政府军追捕,只得上山参加马共的游击队,但怀了身孕的吴小姐半路被政府军打死。郭英文最终上山。一九八九年,许廷炎得知郭英文已是糖尿病后期,大家出钱给买了洗肾机器,但他四十多岁即去世。许廷炎说像郭英文这样的年轻人当时还很多,为了理想牺牲一生,这种精神是可歌可泣的。我非常喜欢这段描写,因为它帮我解开了一些困惑的问题。我在槟城期间去过泰南勿洞的马共友谊村,看游击队下山之后的安居点。当我们到达泰国边境的时候,就有一个叫陈建平的帅小伙导游来接我们。他真的很帅,像香港一个电影明星,而且他有特别真诚的笑容。他介绍说自己的父亲是马共游击队的,在山上呆了二十多年。他的母亲本来是槟城一个富裕家庭的小姐,八十年代初才参加马共上了山。我没有看出他因为母亲为了理想跑到山上而生发出半点埋怨之意。他是那么地安静,脸带着微笑,努力做着自己的导游工作。

▲拿督许廷炎的家乡——瓜拉古楼(KualaKurau)

槟城,这么一个美丽富足的城市,原来是蕴藏着那么丰富的理想主义精神的。

不过,槟城除了那暗藏的红色火苗,还有一种理智的思想之光,这两团火焰和光芒在拿督许廷炎身上是同时存在的。有理想的人能力都是特别强的,许廷炎后来做实业,很快就成为家族生意的主心骨。他第一次去法国出差时还有点三心二意,但是,很快他就成了一个出色的企业家,在生意上取得巨大成功。几十年过去,他成了马来西亚的名人精英,为社会和华人教育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我相信,虽然他已经年过七旬功成名就,在他的内心的深处,那团微暗的火苗还是在燃烧着的,熠熠发光。

许廷炎商业主要涉足以下几个领域:第一是家族海产生意,时间跨度从至年。第二是短暂介入可可工业,至年。第三是纸品包装工业,从至今。他成立的金锋机构年在吉隆坡股票交易所正式上市,是吉辇区的第一家上市公司;年他“背靠大马,进军越南”,成立奥可美纸业包装有限公司,金锋机构成为跨国企业,也是越南最早的外资公司;年后,金锋在马来西亚的大纸品包装公司中排名第三。第四是房地产业,年之后,金锋机构成为拥有土地的发展商和实业公司。

许廷炎做生意眼界高瞻远瞩、拥抱全球,特别重视对西方市场的开拓进取。他注重实地调查和研究,亲自接触当地的批发商和分销商,到超级市场观摩和访问,了解顾客的具体需求。为了更好地与西方人沟通,在繁忙的商务之余,他还每周花6小时补习英语。当赢得澳洲海产市场之后,他又马不停蹄向欧洲市场进军。一开始虽然没能迅速取得明显的突破,但他毫不气馁,转而思考欧洲商业组织与澳洲的内在差异。他擅长在困境和失败中总结各种经验教训,从国际贸易的实践中学习外汇知识和风险评估……

对公司内部的管理,许廷炎十分注重营造团结协助、上下一心的氛围。讲起公司的马来工人,他也充满了温情与善意。他说:“厂里的员工,跟我的家人用潮州话叫我‘小叔’,连马来人都这么称呼我,他们其实并不懂这个词的意思,大概还以为这是我的名字吧。”有一次,他的工厂获得劳工部的“劳资紧密合作奖”,“我们没有请记者来报道,但当我们把奖状贴在布告板的时候,员工们都很高兴,大家感到‘与有荣焉’。劳资双方的满意比什么新闻都重要,这也体现了这份荣耀真正的内涵。”

作为实力雄厚的商业大亨,许廷炎却这样总结:人生只要有足够的财富来维持基本的生活开销就够了,其他的时间和精力,应该用在更有意义的事情上。他提醒想要创业的年轻人:不要为了成功,不择手段地赚钱。尤其是那些有可能伤害到别人的事,绝对不可以做。做生意和做人一样,创业和立业都不要好高骛远,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成功。

▲槟州华人大会堂

社团领袖

槟州华人大会堂(下面简称“华堂”)是槟州华社最高的民间组织,目前属下有多个团体会员以及5万多个人会员。这个数字相当于全槟城几乎所有华人家庭都有华堂的会员。在槟城华人社会和其他族群的观念里,华堂受到普遍的肯定与尊敬。

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许廷炎就开始积极参与各类社团的服务工作以回馈社会。他最突出的贡献应该是对华文教育的推进和韩江家庙的修复。他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筹款重建吉辇中学、90年代主持重振韩江中学、年领导光华学校的创建。对华文教育,他认同“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认为从事教育必须有长远计划和无私的精神,不能哗众取宠,应该有一套完整和长远的办学方针。当圆满完成学校的建设之后,他总是急流勇退并谦逊地表示:应该让更多低调的人有机会为华文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热忱。

年,被选为潮州会馆主席之后,他开始积极筹备维修和重建韩江家庙的工作。从修复家庙,推广潮州文化、美食、习俗等到提交申请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奖,都是作为一个民间组织独立完成。这让国际友人和知识阶层敬佩和惊讶,也让许廷炎不禁感叹:马来西亚华人在保护自己的文化根基时,其中的隐忍、沧桑与悲怆真是一言难尽。他努力融入这个坚韧不拔的团体,身体力行地奉献一腔热血,为华人勤劳奋发的民族情感而骄傲。韩江家庙的修复让他赢得“儒商”的美誉,这段时期的潮州会馆甚至被称为“许廷炎时代”。年当选为槟州华人大会堂主席后,他更提醒自己要谨言慎行、胸怀宽广。

他强调:华堂有促进民族和谐和团结的责任。任何有意愿成为华堂领导层的人,都应该有健全的立场和态度,并抱着一种服务、学习、愿意牺牲的精神参与。年轻人尤其应该把丰富人生经历、扩展社交圈子等当成加入华堂的主要目标。许廷炎已经连续三届担任华堂主席,他语重心长地说:在一个组织里当领导人,如果不能忍辱负重,很难继续做下去。人生中经历过许多风浪之后,中国明朝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刘伯温的一句名言曾给我很大的启发,那就是——“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来源:汕头日报、文汇、华人号跨界太极、《古楼河上的星光——拿督许廷炎回忆录》等

-TheEnd-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3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