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文化潮汕石雕和灰塑工艺中蕴含的匠心精

北京中科参与健康管理与商业医疗保险论坛 https://m.39.net/pf/a_6169124.html

本文摘录自图书《一江潮客情:潮汕与客家历史文化访思录》第二章潮汕文化访思录《第三节从一碗牛杂粿条的配料说起的潮汕人的匠心精神》

《一江潮客情》第82节

潮汕人在祠庙的其他装饰要素上也同样保持了尽可能高的工艺水准。与精工嵌瓷一脉相承的首推石雕。潮汕祠庙的柱身、柱础、石鼓、石狮、牌匾和石壁等多数都饰以石雕作品。首先是正门的匾额,基本都用矩形石块雕刻,并于门框上安置门簪(方形,篆以四个吉祥字,还有用石狮子的)。其次也是最显眼的,是祠庙大门两侧的前壁,通常用石板敷设。这些石板上浮雕着各种矩形的吉祥题材作品,称为石壁。

石壁上的浮雕作品,最令人赞叹的是彩塘镇金砂村建于清末的从熙公祠。该门楼的石壁上有四幅石雕,分别以“士农工商”“渔樵耕读”“百鸟朝凰”“花鸟虫鱼”为题材,每幅石刻都巧妙地运用了“之”字形的构图,将不同时空的人、事、物集中在同一画面中,浓缩了故事的情节,表现出最富于戏剧性的瞬间。最令人眼前一亮的,是“花鸟虫鱼”这幅石雕上的昆虫,几乎无一重复,而且不少昆虫我只在小时候见过,现在已经很少看到了,那逼真鲜明的形象,着实勾起太多的童趣回忆。

据看门的老人讲,当地在清末时期就是石雕工艺之乡,华侨陈旭年用十多年时间花巨资兴建了此大宅。当时石匠们每天只干一二个时辰,而磨刀的时间却要花两三个小时。平日里陈旭年对石匠们好烟好酒敬若上宾,在工匠吃好睡足、精神饱满时候才让其动手干活,稍一疲倦,即令其歇息磨刀。所以说那些精美绝伦的石雕几乎不是“凿”出来的,而是用刀“剔”出来的。后来,陈氏子孙认为石雕效果还不够富丽堂皇,又请人将这些石雕全部施以彩绘。从熙公祠的石雕作品,是潮汕工艺匠人“慢工出细活”的典型代表之作。只是,后来由于福建惠安的石雕性价比更高,所以潮汕所需的很多石雕构件都从惠安定制了。

◎潮安彩塘从熙公祠的石雕

在预算不多的时候,祠庙的前壁会采用灰塑并加以彩绘图案替代石雕。灰塑可以做各种立面的图案,镶嵌到屋脊、外檐、内外墙壁和门窗线条等位置。虽然灰塑没有石雕坚固,但比木雕更耐雨水腐蚀,也广泛运用在民居建筑之中。灰塑工艺也广泛流行于珠三角地区的重要祠庙宅院之中。

祠庙里除了硬装饰外,还需要软装饰点缀,于是潮汕的又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上场了,它就是潮绣!潮绣作品广泛运用到神佛庙的门帘、横眉、幢、幡、帷、幔、帐里,运用到“营老爷”时的横彩布上,运用到供桌的围布上,也运用到神佛像的衣袍上。

潮绣与广绣统称为粤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潮绣一般构图饱满均衡,色彩瑰丽,针法繁多,运用金线、银线、绒线一起揉合绣制,尤以富有浮雕效果的垫高绣法独异于其他绣法。金碧辉煌、粗犷、富有浮雕效果的钉金绣大量用于庙堂装饰和喜庆妆点等场合。当然,潮绣也广泛用于潮剧表演的剧服、背景、场景以及民间婚纱、嫁衣、礼服等之上。

祠庙建成并装饰完成后,潮汕人为了表达对神的敬意,但凡资金和场地允许,便会在大型祭祀节日的当天或前后几天里请来戏班,在祠庙正前方或旁边的广场上表演潮汕和漳州南部地区特有的戏剧——潮剧。这类戏名义上是做给神看的,实际上也是民众文娱生活的需要。做戏自然就会有声音、有伴乐,现代还要求有灯光,于是吸引了民众前往观看。老百姓聚集到神庙旁边来,加上庙会散发出的香火味道,会让人感觉到过节的热闹气氛,所以潮汕人把这种大型祭神做戏活动称为“闹热”(这实际上表达的是“热闹”的意思,因为闽南语系中的不少词汇跟普通话的表达顺序是前后互换的倒装用法,比如闽南语中把“台风”称作“风台”,把“客人”称为“人客”)。

(本文摘录自年3月出版的图书《一江潮客情:潮汕与客家历史文化访思录》,汕头日报、潮州日报、梅州日报和揭阳日报先后发文推荐该书)

本书内容已分85节全部摘录发布,更多精彩内容和视频,请搜索《一江潮客情》和序号观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7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