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潮剧的历史,相信很多潮汕人并不知晓,那么下面让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吧。
首先,潮剧这个戏种的寿命至少超过年了,一直活跃在有潮汕人的地区,比如潮汕三市、港澳台地区、东南亚地区等,虽说潮剧在当地还是有一定的影响力的,但真实状况却不容乐观。
在潮剧发展的过程中,总共经历了三次历史变革。
第一次变革:年~年,这个时期主要是潮调、潮腔、潮音的形成与发展,其代表作有《荔镜记》等。
第二次变革:年~年,这个时期潮剧类型全面开花,其代表作有《袁世凯》等。
第三次变革:~年,这个时期主要是“推陈出新”,对于旧的剧本进行清除,同时鼓励创新更多的正面剧本。
不得不说,经过这三次的改革,潮剧无论是数量、质量,还是题材等都是历史之最。也正如此,潮剧后来获得了国内一些较为重要的奖项,包括有白玉兰奖、中国曹禺戏剧奖、梅花奖”等,而且还入选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我们村每逢拜老爷,都会邀请潮剧专业团体来村里演出,每年都是不同戏团,据悉在潮汕地区便有超过个潮剧戏团,他们主要还是走“农村路线”,因为城市的市场已经萎缩了。
之前写过潮汕三市有关部门还提议将潮剧教育纳入中小学的教育体系内,为了还是想继续保留和传承潮剧文化。
但这只是第一步,对此我们仍需在以下三个方面做出改变。
第一、因为看戏的对象已经改变,所以在潮剧的各个环节应当与时俱进,更好去迎合新的观众需求。
第二、潮剧来来回回都是那些,根本没有想看的欲望,所以创作一些新观众喜爱的潮剧,才会引起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