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塑”,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词汇。熟悉,是因为一谈到非遗文化,泥塑是绕不开的话题之一。而说到陌生,是因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几乎很少会接触到泥塑。在潮州,一个叫大吴村的村子,村口显眼的位置,“中国泥塑之乡”赫然映入眼帘。
在“泥塑界”,天津的“泥人张”和无锡的“惠山泥人”早已声名在外,而与它们并称“中国三大泥塑”的大吴泥塑究竟又有哪些独特的地方?
(潮州大吴村)
大吴村位于潮州市的浮洋镇,镇里的大吴村、颜厝村以及相邻的龙湖镇后郭村,以前都有很多做泥塑的作坊,但现在只有大吴村还保留着做泥塑的传统,大吴泥塑以前也被称为“浮洋泥塑”。
出花园:潮汕地区和客家地区的一种成人礼,孩子虚岁15岁时便已经成年,要将其“牵出花园”,提醒孩子成年后要面对世界,要有承担,为自己所做的事情负责。
创祖人吴静山在大吴村这个地方发现了一种很适合做泥塑的黏土,那就是当地人都非常熟悉的牛犟土。后来,因为这门手艺,泥塑成了这里最畅销的商品。
不管是周边的本地人,还是远在东南亚的潮汕华人,每逢需要都会过来这边采购。不管是娶妻生子,还是各大传统节日,虔诚的潮汕人都希望用泥塑来表达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希冀。
喜童:正月的时候,潮州人娶了媳妇、生了儿子,一般会挂灯,潮州话叫添灯(丁),并送“安仔”(喜童)泥塑祈福祝贺
如今,大吴村只有零散的几个泥塑工作室,剩下还有几家人仍在坚守这门手艺。农时忙耕作,农闲捏泥人,据说在一百年前,大吴泥塑最鼎盛的时候,这里的泥塑作坊几乎遍布全村,专职的手艺人就有多人,几乎是家家有作坊,人人会泥塑,当时的大吴村可以说是一个泥塑的贸易市场,来采购的商人络绎不绝,泥塑成了村里最重要的经济来源。
与其他地方的泥塑相比,大吴泥塑最特别的制作工艺便是多层贴塑。多层贴塑,就是在捏好人物的身段后,再另外把泥擀成薄片,然后按照“先穿内衣,后穿外衣”的原则,把泥片“穿”在人物身上。
之后再根据泥人的身姿动态做出相应的褶皱和翻转,不仅让衣服和人物完全搭配,更有一种栩栩如生的动感。“压泥成片,褶片成衣”,指的就是这个贴塑的过程。
“七分塑、三分彩”,大吴泥塑的技艺除了贴塑外,着色上也十分讲究,一般要根据泥偶形象及人物性格特征,为泥塑着上恰当的色彩,其中开眉点睛的技术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考验匠人的功力,不仅是力度和速度,还有技法上的综合把握。
地方独特的文化往往是当地民间美术的创作基础,或许是源于潮汕人对潮剧的偏爱,大吴泥塑的题材很多都取自当地的传统潮剧或民间传说,往往一件作品定格的就是这出故事最经典的瞬间。
《王茂生进酒》:是一部潮剧的名字,也是潮汕地区的一句俗谚。潮汕人用这句话来比喻君子之交淡如水,也用来形容那些前贫穷后富贵,不忘旧友的品质。
把最为常见的泥土变成艺术品,这实际上就是世代传承下来的智慧延续。传统的大吴泥塑因为精工细雕,市场价格自然不菲,可是因为地域民俗、题材风格的限制,再加上这门手艺多年来基本处于“闭环”传承状态,做的人越来越少,现在似乎只剩下大吴村的本地人仍在执着地坚守。
是做高雅的艺术收藏精品?还是做通俗的文化畅销产品?是保留最原滋原味的造型?还是顺应时代做出一些改变?这样的矛盾一直都在。老一辈的泥塑手艺人们坚守传统,复原着技艺。年轻一辈的传承人们推陈出新,让这古老的技艺继续焕发生命力。
截至年6月10日,抖音平台国家级非遗项目相关视频数量超过1.4亿。与去年同期相比,视频数量增长%,累计播放量增长%。剪纸、竹编、木雕、石雕、泥塑入选最受欢迎五大传统美术。
古与潮的碰撞,慢与快的博弈,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或许并不应该被理解成为一种矛盾,而是薪火相传的相融共生。因为,总有一群人,在不断地坚守着传统的文化,但也总有一群人,正在不停地探索着未来的出路。精工细琢,心怀敬畏,千锤百炼,推陈出新,最终让这些古老的技艺在今天依旧焕发着它独特的生命力。
更多精彩内容
锁定本周五晚21:35
深圳卫视《温暖在身边》——有志者·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