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眼看潮丨夜访登岗乐社

仲夏,夜幕中的虎山脚下,微风轻送,月色朦胧。

因工作原因,我搭乘成都的航班飞往汕头。飞机刚一落地,我即被朋友邀请参加当晚的乐社活动,对于新晋的潮剧迷,有机会得以现场体验,肯定是不亦乐乎。

乐社位于机场不远处的登岗村,晚饭过后,与朋友驱车几分钟,便到达了目的地——登岗乐社。

乐社活动的场所为村里的祠堂,这里曾由潮剧爱好者募集资金,进行了修缮和功能性扩建,因此,这里也成为了村里的文娱活动中心。每逢周三、周五,乐社便组织成员在此“和弦”,不经意间,祠堂也成为了村里最具人气的地方。

修建世泽祠堂的资金捐赠榜单

“和弦”,百度释义是“两个或几个音,尤指由于其音高频率成简单比而和谐融会在一起的一些音奏响的乐音组合”。而在乐社,“和弦”指的是曲乐演奏者与演唱者合作的表现程式。

“和弦”活动尚未开始,但已有不少成员到场,开始忙碌起来:乐器调音、场地调整、桌椅摆放……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乐社的主管黄锐波,麻利地擦拭完座椅,又开始组织社员腾挪座位,举手投足中,透露着专业和认真。

专注调音的乐社成员

我身旁的老者拿出兜里的香烟,向熟人传递着一支支热情,得知我未抽烟时,便和蔼地招呼我坐下品茶,周围的人逐渐多了起来,热情的寒暄让乐社呈现出一片其乐融融的景象。

趁着空闲,我环顾四周,活动中心虽然不大,却甚为讲究:摆放有序的音响乐器、精心塑封的曲谱目录、排布合理的灯光……条件虽然有限,但乐社的打理却很是人性化。

翻阅曲目的老者

回过神来,观众席已泡好了热茶,浓郁的香味与周遭的寒暄声、台上音律的跳动声,交织成浓烈的市井气息,即便听不懂潮州话的我,也能被他们的情绪所感染,那是一种亲切的人间烟火味道,充满了亲昵与多日重逢的欢喜。

随着鼓声一响,观众席顿时沉静了下来,台上虽然没有聚光灯,但演唱者已然沉浸在潮曲的韵律之中。被音乐所渲染的氛围,被鼓点所调动的情绪,都成就了每一位登台演唱的高光时刻,这一刻,每个演唱者都是人生的主角。

02:16登台表演的票友

乐社的中既有资深的票友,也有业余的爱好者,但无论谁登台,大家都一丝不苟的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虽然没有空调,汗水湿透了衣衫,但仍无法阻止他们对潮剧的热爱与执着。

很快,门外也聚集了不少途经乐社的村民,他们被曲乐声深深吸引,驻足停留。

你看:一旁的老人带着孙儿,目不转睛的盯着舞台,仿佛想起了年轻时第一次看潮曲的时光,而骑单车归家又略带疲倦的妇女,或许找回了第一次唱曲的回忆,也跟着音乐哼唱了起来……

也许这就是艺术的感染力,它让人们暂且忘掉了生活的烦恼,唤起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数小时的时间转眼过去了,“和弦”渐入佳境,也开始进入了尾声,有的社员明天需要早起,未等活动结束就提前离开了。

我在想,生活就是这样,存在就是合理:下次乐社的活动,有的社员可能无法出席,但可能会有新的成员加入,就如我,今天的这个不速之客......

如无意外,“和弦”依然会如期举行。

更已深,夜色阑,长空如水。

远山的云朵与近处的华灯互相掩映,河面倒影朦胧,左右的蛙声虫鸣不绝于耳,登岗之夜,静谧而又惬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3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