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歌舞
在广东省潮汕地区,尤其是在潮汕的农村地区,到了农事活动的时候,为了祭祀神灵,祈求神灵保佑,就会有英歌舞的表演;春节期间的游神,秋收后的庆功或者祭祀民俗活动,我的家乡也保留着英歌舞这种节目。而现在,英歌舞从以前祈求神灵保佑的仪式变成了庆祝喜事的活动。这种叫做“英歌”的化妆歌舞表演,一直深受当地群众欢迎。英歌又有秧歌、莺歌、因歌等多种写法,它的来源应是北方秧歌。
潮汕英歌舞是一种令舞者、观者都能浑身震颤、热血沸腾的民间舞蹈形式。“锣鼓响,心蓬浅”描绘的就是英歌舞带来的那种群情昂奋、争相观看的热闹场面:英歌锣鼓一响便观众如潮,犹如一大朵彩云在漂浮、移动。舞者时而稳如泰山,时而舞若银蛇,时而如雄鹰展翅,时而如猛虎下山。那锵锵锣鼓声,与感召力极强的螺号声、舞者的吆喝声此起彼伏,震撼大地,气冲蓝天。这和谐的舞与鼓,组成了潮汕文化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英歌舞的由来有三种说法,一种是“及时雨说”,一种是秧歌说,一种是傩舞说。“及时雨说”就是在明末清初绍兴名士张岱的《陶庵梦忆》这本书中“及时雨”一节就有这样的说法。这一节里描写的是求雨的场面。张岱认为,可能是因为水浒英雄的大哥宋江绰号就叫“及时雨”。秧歌说就是说英歌舞是从山东鲁北的“大鼓子秧歌”和鲁西的“柳林秧歌”脱胎来的。因为英歌与“秧歌”在潮州话里的发音是比较相似的。还有一种说法是现在的英歌是从古代的傩舞进化而来的。傩舞是一种反映宗教意识和艺术特征的形式。
梁山泊英雄好汉
潮汕英歌舞至今已流传了几百年。关于她的演变,虽然众说纷纭,但有两点是一致的:一是表演梁山泊英雄好汉攻打大名府的故事;二是武术表演的成份很重。
这就决定了潮汕英歌舞粗犷有力、豪迈威武,赞美英雄的风格特征。舞中表演者的脸谱是根据梁山泊中的人物形象、性格特征而定的。如杨志,红脸红须;李逵,黑须满腮,倒钩;鲁智深,和尚装束;武松则为白脸……他们的服装跟戏曲中的“紧身短打”相似,上身坎肩,脚是“人”字形的裹腿。以前每一个表演者身上还挂着一块标明梁山泊英雄姓名的小牌,如最前面的玩蛇者是时迁,队伍的第一棒,即头槌领舞者是杨志(一说是关胜),第二棒是李逵(也有以李逵为第一棒的),第三棒是鲁智深,第四棒是武松……不管表演的人数多少,每个表演者均各自代表着一个梁山泊的英雄好汉。近些年还出现了孙二娘、扈三娘这两个男扮女装的人物。英歌舞的舞蹈动作形象鲜明,有一种阳刚之美。如主要动作“洗街”是体现英雄过江的情景,“拜年”形似宣誓,“布田”有如绑藏匕首,“背槌”有如抽刀拔剑,还有“抱槌”、“勾脚”、“过跨”等动作,则像短兵相接的战斗姿态。从图形变化来看,有“麦穗花”,状如麦穗扬花;有“接龙骨”、“杀四门”、“双龙出海”、“日月争辉”等等,贯串表现了攻打大名府的英雄行为。其中的背靠背、肩并肩舞棒的阵势,充分体现了英雄们团结战斗、生死与共的气概。各英歌队虽然打法有别,但都不同程度地打上了南拳武术技艺的烙印。
李逵
英歌锣鼓的潮汕打击乐,有中鼓、斗锣(四面)、大钹、钦仔,此外还有一高一低的两个螺号。锣鼓的基本节奏是弱起强落:“隆冬/仓隆冬/仓”,它造成一种向前推进的动力。
英歌后部份主要是表演潮剧中的折子戏、片段或其他小演唱。每出大多是由2—3人表演,如《桃花过渡》、《京城会》、《徐大江拖车》、《驶田》等;最后便是武术及“打布马”表演。《水浒传》、中记述:梁山泊英雄利用大名府张灯结彩、欢度元宵的时机,有的扮作猎户,有的假为乞丐,有的装成行脚僧等伺机行事。英歌舞生动地再现了上述的情节。
因为英歌舞表现的是梁山泊英雄,所以人们常常把英歌舞队员当作历史上劫富济贫的好汉和叱咤风云的现代英雄来崇拜。一般来说,舞者应是年轻力壮、英武潇洒的小伙子,姑娘们对他们更有一种深深的敬意,她们常常从英歌队员中挑选自己的意中人。
人们还认为英歌舞能驱邪保平安。一些大型建筑的奠基、办公大楼落成、大桥通车、学校庆典都要请英歌队大舞一番。每逢春节、元宵或乡里节等传统节日,百姓只要听到英歌声,就在门口作好准备,英歌队接近了,屋主就呜炮有请,这时英歌队就得进入屋内,在各个厅房角落“唱”。一年下来,家庭平安大吉,都认为是英歌队驱邪的结果。有的老妇人为了给孩儿、孙子保平安,还请英歌队的头槌来摸摸孩子的头,以为辟邪,使孩子健康成长;有的还在英歌队用餐时,讨一碗“英歌饭”吃,以保吉祥平安。
英歌舞演员
英歌舞具有很强的健身性,是一种民俗体育活动。现实中的英歌舞熔戏剧、舞蹈、武术于一炉,具有很强的健身价值。英歌舞发展过程也吸收兼容了地方其他文艺样式和体育的因素,丰富了自身的艺术内涵。如英歌队对打套式是吸收融化南拳招式而成,使英歌舞更威武雄壮。而采取体操、队形的编排,使英歌舞更有魅力且更受观众的欢迎。自年贵屿“三和兴英歌班”拳师陈卓三传授南拳设计“落女”“对打”四个套式,组成新型对打套式派,熔进武术的英歌轰动潮汕开始。之后又有周修兴教练传授“单打”“对打”八个套式,青年教练洪乌仁从南拳“散手”中选择大战马、割腿、大铁夹、弓步、三角马等步法,吸取通天滚手、玉人照镜、老树盘根、利刀削竹、背棒、山中擒虎、燕子翻身、截虎干字、连环扣手、双龙把月、魁星踢斗、雄狮开口等打法,重新设计单对、对打、二人打、四人打,编成上、下各八套打法。最后又发展至三十套式,有蝴蝶、梅花、八卦阵等十多个表演图案
英歌舞丰富了岭南文化,提供人们娱乐素材,作为一种文化艺术形式走上舞台。英歌舞已经由原来的男性群舞发展出女英歌、少年英歌和老人英歌。近年来,英歌也开始走进校园,城乡一些学校为了参加节日文艺游行,纷纷组织过学生英歌队。如潮阳的贵屿华美、龙港、棉城的凤南、凤北、在城的几所学校以及西歧等学校都曾组织过英歌队。年l2月广州体育学院举行了英歌舞比赛,“北京”城市奥运文化广场活动,普宁南山英歌队应邀晋京献艺,让中外客人一饱眼福,使潮汕英歌文化一展风采。在民间,英歌舞更受到民众的普遍喜爱,在宗教祭祀、节日吉庆、广场表演和群体锻炼中都有英歌舞,英歌舞是劳动人民欢度节庆的民间艺术形式,也是人们休闲健身的重要手段。民族传统文化艺术进入现代舞台提供了典范,英歌舞文化深深植根于潮汕民俗历史文化的沃土中,其动作刚劲质朴、民族风情浓郁,深厚的历史文化因素及自然、纯真的原生态品味,都促使英歌舞具有现代舞所不可比拟的艺术表现力。将英歌舞文化搬上舞台、荧屏,成为现代艺术和戏剧表演节目的一部分,一定会大放异彩,成为舞台上的又一朵奇葩。
英歌舞演员
英歌舞的继承整理、创新发展集中表现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英歌舞的表现力有了长足的发展。有的发展了快速灵活的特点,有的发展了槌花旋转的优势,有的美化了图形,有的强化了阵势,呈现了英歌舞表演上的多种类型,赋予了不同发展的新阶段内涵,从而使古老的英歌舞常舞常新,百看不厌。
作为潮汕群众文化的一套大餐,英歌舞不仅丰富了潮汕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为弘扬中国民间艺术做出了贡献,为此荣获了国家和省的种种殊荣:年11月文化部命名潮阳市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英歌艺术)”,广东省文化厅命名普宁市为“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英歌舞艺术)之乡”,年5月,普宁英歌、潮阳英歌被国务院公布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这是对英歌艺术价值与历史文化地位的充分肯定,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更好研究、保护和发展普宁英歌的鼓励和鞭策。英歌舞这一民间艺术奇葩,随着时代前进而发展,在传承基础上不断创新,传承历史遗产,舞动时代雄姿,潮汕英歌舞正以新的风采展现在世人面前!